□ 聂 难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今则热气犹大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的“大”,其实是“最”“极”的意思。
大暑之“大”,在“热”。大暑节气正值“三伏”,这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节气,正所谓“大暑乃炎热之极也”,“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大暑与小暑一样,都表示天气的炎热程度,大暑的炎热程度则高于小暑,且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大暑之热,在古籍中屡有记载。如南宋高斯在《宁国府劝农文》中说:“及至盛夏,烈日如火,田水如汤。”寥寥几笔,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大暑的酷热,令人如临其境。杜甫笔下的大暑也热浪袭人,人们避门不出,铺席取凉,“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大暑的热,不仅有来自天上的炙烤,还有大地里泛起的那种潮湿,让人难以忍受。
大暑之“大”,在“浓”。如果说春天是清丽娇嫩的,夏天就是潋滟多姿的,从视觉到味觉,夏天都是浓烈的。盛夏,放眼原野,漫山遍野由淡绿、碧绿、深绿、墨绿交织而成。大暑时节的田野、山坡、河谷、池塘……到处披上了绿色的盛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绿是连绵起伏、山高树茂的满目青山,是一望无际、葱茏茂盛的广阔田野,是碧波荡漾、奔流不息的清清河水。树林的绿色是浓郁的,华盖的顶部新枝生发,总以一簇簇淡淡的新绿点缀,像绿色波涛中的朵朵浪花。夏如繁花般绚烂,在时光的波面上踏下璀璨的光影,这是一年中悠长而美好的日子,适合在从容的微笑中细品,也适合在多彩的画卷中徜徉。
大暑之“大”,在“多”。大暑节气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个时段低层气温较高,受低层热力不稳定条件影响,容易触发短时局地对流性雷阵雨天气。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思是说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夏雨隔牛背”等谚语,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大暑之“大”,在“快”。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小暑后开始分蘖的禾苗长得飞快,稻田中央的水面不见了,密密匝匝的禾苗形成一片墨绿的新色,让人心头不由得生出许多美好的希望。农作物贪婪吸收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以最快的速度,日夜不停地疯长,田野里孕育着丰收。“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绿草一簇簇、一根根、一丝丝、一团团,那绿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苞谷挂须、稻禾抽穗、棉花挂桃、毛桃红脸。菜园里,黄瓜、冬瓜、南瓜伸出卷勾,向上攀援,果实躲闪在茂绿中。茄子、辣椒拉开架势,肆意生长,你追我赶,相互竞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大暑时节,人们纷纷避暑,但也让万物拔节生长,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不远的金秋。物极必反,这热,到了极点,接下来,就是“天凉好个秋”了,炎炎的暑热经过肆意绚烂终将归于清凉、平淡。这种天地间无比自如的转换,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嬗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