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致敬那些跨过鸭绿江的镇江儿女

——一本画册讲述的英雄故事

佩戴勋章的陈久丰

裔邦兴和他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沈炳荣展示在朝期间照片

本报记者 谢 勇 本报通讯员 汪宏桥 王 莹

今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军民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浴血奋战,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镇江是英雄的城市,镇江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这场战争中,2.2万名镇江青年参军,10249人开赴朝鲜前线;150名医学院师生及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医疗队,30人获准;41名汽车驾驶员获准赴朝支前;不少人长眠异国他乡。这些优秀的镇江儿女,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硝烟散尽享太平,勿忘当年卫国人。7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那批镇江儿女,如今已渐入人生暮年。“我们要与时间赛跑,记录那些为保家卫国而英勇奋战的感人故事,弘扬在血与火中铸就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后人留下一份精神传承。”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陆炳西说。

为了铭记历史、致敬英雄,该局与《心连心》杂志编辑部合作编印了一本《致敬最可爱的人:那些跨过鸭绿江的镇江儿女》画册。

画册第一部分采写了34位老兵故事。第二部分是镇江部分志愿军名录,共收录295人。第三部分收录了10名镇江已故志愿军事迹。

翻开画册,那些对党忠诚的冲锋号角再度响起,年迈沧桑的平凡身影重回青年,英勇无畏的铮铮铁骨渐次清晰……

敢打敢拼的一线铁拳头

在朝鲜战场上,如果说用现代化武器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是“钢多气少”,那么,吃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钢少气多”,但正是他们,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

“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他(敌人)要我死,我要他(敌人)死。”李先彬1950年入朝,作为重机枪手参加多次战斗。回忆黑土岭战斗时,他说,“我们那个班就蜷缩在一小块阵地上,敌军知道这里有重机枪,用炮天天来轰。敌人的炮筒装的炮弹有多有少,装多的打远了,装少的打近了,都在我们阵地附近,我们一个班的战友都牺牲了。有次美军的一个燃烧弹扔下来就牺牲了12个。牺牲的战士太多了……”

2021年,电影《长津湖》上映,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而对亲历过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老兵来说,那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陈久丰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当时,从黄草岭到长津湖连绵50多公里的山间道路上,美陆战1师和美7师一部被第9兵团截成数段。陈久丰所在连队奉命三人一组炸毁美军坦克。他们光荣完成了任务,全连荣立一等功。“怕吗?怕也不怕。当时的我不满20岁,大家还都叫我娃子。战斗形势严峻,但是身边有战友,身后就是祖国。”

尹生祥在观看电影后说,我当时就是第九兵团机枪手,那时身边到处都是弹坑。战斗非常残酷,很多战友就倒在身边,一个营只活下来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当时已经顾不上美军随时投下来的炸弹,只想着集中精力、多杀敌人,以宽慰牺牲的战友。

还有陈正顺,曾经在文登川与敌人激战,几次差点牺牲;还有秦琦,三天三夜里,和战友们每人只吃了两三块压缩饼干,喝的是坑里混杂有战友鲜血的浑浊雨水;还有王元铜,被问到怕不怕时,他说,去的时候就做好哪里黄土都埋人的思想准备,本就没打算能活着回来;还有刘正发、蒋恒、潘国钧、刘清元、袁良寿……这些“最可爱的人”化身“铁拳头”,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令敌人望而生畏的钢铁长城,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一条钢铁运输线

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取得数场战役胜利,不断向前推进,但交通运输线也随之拉长,且日夜面临敌军的轰炸。在防空火力薄弱、技术装备和物资器材缺乏的条件下,志愿军铁道兵和兄弟部队一起,抢修道路、架设桥梁、守护隧道。他们随炸随修、再炸再修,构筑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曾是一名铁道兵的裔邦兴说,当时铁路被炸得损毁严重,不但铁轨被炸得变了形,地基也被炸出大坑。抢修的时候既要填路基,又要修轨道,一个晚上往往修不好。战士们就想出了搭木架办法,就是针对敌机炸出的大坑,先砍下树木做成木架,晚上用平板车运往被炸现场,把木架架在被炸出的坑上,然后直接辅修铁路,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

铁道兵虽然在后方施工,但工作也非常危险。潘求保在一天夜里抢修被敌机轰炸的鸭绿江二桥和浮桥时,右腹被炸伤,鲜血直流。他简单消毒包扎后,就继续投入铁路维修。在其后的三年里,腹部时有疼痛,回国检查才发现那里居然有一只一分钱大小的弹片。解建中回忆:“当时维修都是十几人一组,美军轰炸过后,不时会有哑弹落在铁道旁需要清理出去,在搬运过程中,这些哑弹会突然爆炸,十几个人一下子都没了。”

据统计,在战争中,美军共出动飞机58967架次,对铁路线投弹19万枚,平均每7米落弹一枚。就是在这样的弹雨中,铁道兵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将通车铁路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时的1382公里。

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

彭德怀曾经指出:“朝鲜打仗,一打后勤,一打通信。”在朝鲜战争中,通信兵们就是保障战争胜利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邹英入朝参战时,因为会英语俄语,被调到师指挥部,负责收听英语广播,尤其是“美国之音”,关注美国国内对战争的看法,判断美军动向。在第五次战役期间,他通过收听无线电,掌握了美军将对志愿军实施包围的情报,第一时间报告指挥部。指挥部及时调整部署,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陈一平看来,通信兵在战场上接的是命脉线,关系到军令怎样下达、怎么打。在一次战斗中,陈一平负责连部与营部、连部与前卫排前卫班的电话线维修。战斗中,敌炮打得越凶,电话线就断的越多。在炮火下接线相当危险,但陈一平没有犹豫,从第一次断线冲向炮火中接线后,就再没有回到坑道。他以排主峰为基点,采取哪里不通就奔向哪里的办法,一次一次地接通了断线,保证了连、排、班之间的及时联系和战斗的胜利。

沈炳荣有次奉命抢修电话线,刚一露头,敌人的炮弹就在附近不断爆炸。同行老兵让他快隐蔽,但就在这时,沈炳荣在坑道中摸到了线。于是,他冒着敌人炮火,顺着线一路走走停停,最终摸到了断掉的线头,赶紧接了上去。电话通了后,我军炮兵很快打过来击退了敌人。提到这次经历,他说,那时大家想的很简单,无论生死,一定要完成任务。

除了战斗一线,钢铁运输线也是无形战场,画册收录的还有奋战在后勤补给线上的英雄:蔡洪亮,伤势未愈给彭德怀写信要求重返前线;孟振云、杨景云,穿越敌军封锁线保障物资运输。陈六根,在异国他乡救了镇江老乡;陈硕斋,在战场上救治伤员……这些浩气凛然的英雄事迹,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本画册,讲述的是英雄事迹,弘扬的是英雄精神。据了解,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将举行公益赠书活动,举办抗美援朝参战退役军人事迹巡展。

这本画册的编印,希望能进一步浓厚全市铭记历史、崇尚英雄、关爱功臣的氛围,在全市涵养英雄之气,培育英雄之志,将英雄风骨写入城市血脉,凝城市之魂,聚万众之心,让镇江很有前途,赋城市更大荣光!

2023-07-21 ——一本画册讲述的英雄故事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61838.html 1 3 致敬那些跨过鸭绿江的镇江儿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