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7日
第10版:西津渡

救生会和晏公信仰

□ 范 勇

始于南宋的镇江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救生组织,也是现在西津渡景区的重要地标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名称——晏公庙。

既是晏公庙,那祭祀的一定就是晏公,但晏公是谁呢?

江西临江,濒临赣江,山川英淑,钟灵毓秀,唐宋以降,异人辈出,历代志怪之文不绝。

元代初年,这里就出了这样一位叫晏戍仔的“异人”。他浓眉虬髯,面如黑漆,疾恶如仇。入仕文锦局多年,后因病致仕,客死于归乡舟中,随从以棺木敛之。同一天,家乡父老竟看到他鲜衣怒马驰骋于旷野中,皆以为他荣归故里了,谁知一个多月后,看到的竟是他的棺木,又听说他离世之日,正是看到他纵马乡间的那一日,乡人大骇,启棺查验,棺内竟空空如也,众人以为,这就是道家所谓的“尸解”,于是认定晏戍仔为神仙,为其建庙,尊奉其为晏公并祭祀他。后来人们发现,他常在江河湖海显灵,商贾舟子只要向其祈安,旅途必定风平浪静。

明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有详细记载:“公姓晏,名戍仔,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今临江镇)人也。浓眉虬髯,面如黑漆,平生疾恶如探汤……大元初以人才应选入官,为文锦局堂长,因病归登舟,即奄然而逝。从人敛具一如礼,未抵家,里人先见其畅骊导于旷野之间,衣冠如故,咸重称之。月余以死至,且骇且愕,语见之日则即其死之日也。启棺视之,一无所有,盖尸解云。父老知其为神,立庙祀之,有灵显于江河湖海,凡遇风波汹涌,商贾叩投所见,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风恬浪静,所谋顺遂……”

由此,晏公成了一方水神。但这种敬拜出自民间,是朴素的神明信仰,只能囿于一方,而不能及于天下,但他进入了道教人士的视野。

从临江沿赣江上溯数十里,有山名曰阁皂,这里正是道教正一派灵宝宗的祖庭和“三山符箓”之地。经过几代道人的运作,晏公终于登堂入室,成了道教的神明。道家尊晏公为:圣前奠安御宇府海源主宰公丈人持衡稳天尊。

这样,晏公信仰便有了宗教依托和民间基础,逐步向全国推广。

到了元末明初,晏公信仰终于迎来了最高光的时代。

元末,朱元璋渡江攻张士诚,恰逢风大浪急,舟船几近覆没,当此危急时刻,有部曲祭出晏公像,江面瞬时风平浪静,朱元璋奇之感之,遂封晏公为“神霄玉府都督大元帅”。洪武初年,再封其为“显灵平浪侯”,令各地建庙祀之,晏公信仰成为一种国家祭祀活动。

国家、宗教、民间,这种三位一体的信仰体系,让晏公信仰成为和龙王信仰比肩的水神信仰,其影响力遍及明清两朝的社会各阶层,晏公庙遍及各地。

作为长江运河的交汇处,镇江是明清两朝漕运的重要枢纽,祭祀晏公的庙堂自是不会少的。历史上,镇江先后有过三处晏公庙,根据光绪《丹徒县志》载:一在丹徒镇,一在江口昭关,一在小沙。丹徒镇的晏公庙早已不存;小沙即江心洲的前身,庙宇应随着坍江而不存。唯有昭关石塔旁的晏公庙遗址尚存。

1708年,镇江京口救生会收购了当时的晏公庙,作为救生会的办公机构,同时,继续在室内树晏公像,延续着祭祀晏公的香火。从此,祭祀水神、水难救生,成了这个慈善组织的一体两面。

2023-07-07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9852.html 1 3 救生会和晏公信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