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吴军
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高考差不多。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其实就是古代的高考。自从有了科举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形式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古代的高考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首先,古代的考生要想在当时的高考中金榜题名,是必须要背很多书的。古代的读书人想要参加高考并金榜题名,必须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书,这些书大约40多万字,都要全部背得滚瓜烂熟。此外,古代的读书人还要熟读相当于原文好几倍数量的《论语》等书的注释,而且,这还不够,古代的读书人还要阅读背诵别的一些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等书籍。
古代高考的科目在各个时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古代不同的时期,高考的考试内容是不同的。不过,总的来说,古代高考的内容主要有书、诗、论、赋等,也就是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内容。
到了明清时期,高考的内容主要是考试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和五经这些古书。高考中考试的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的时候,是要求考生以古人的某一首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写出诗,若是写得好,就能获得好成绩。
要说起来,古代的高考是很有讲究的。古代高考中最高级的考试称为“殿试”,殿试是由古代的皇帝亲自主持的一种高考形式。古代的读书人要想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必须要经过六次考试,首先,要通过童子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获得“秀才”的称号,然后,再迎接省里的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这是第四次考试,若是能够通过这第四次考试,就能保住“秀才”的称号,这样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考的“大比之年”的乡试,乡试中了“举人”,这才算是经过了第五次考试,也就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的考试一般是在乡试之后的下一年春天举行,是由朝廷的礼部主持。若是在会试中榜上有名,就考中了“贡士”,有了“贡士”的称号,才能最终得到通行证,参加殿试。在古代,只有参加了殿试的考生,才有希望金榜题名。
古代的高考也是非常注意防止考生作弊的。古代高考的考场是封闭式的,考场中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都全部隔开。而且,古代高考的试卷都是要糊住姓名的,这叫做“弥封”,其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之后,先由专职的弥封官将卷面折叠起来,封藏住应试者的姓名,然后编上红号,再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写出来,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试卷称为“黑卷”。主管人员把“朱卷”送给考官进行评阅。古代的高考在最后放榜的时候,按照取中的“朱卷”的红号调取“黑卷”进行拆封,最后开始唱名、写榜。但是,古代的高考在防止考生作弊方面的制度虽然很严格,考生在参加高考时作弊的丑闻还是时有发生的。
古代高考的名次是按照成绩来定的。古代高考的成绩分为三等,就是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取三名。一甲的第一名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就是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就是探花。这一甲中的三名称为“三鼎甲”,都由皇帝赐为“进士及第”。二甲根据国家的需要取若干名,都由皇帝赐为“进士出身”。三甲也是取若干名,都由皇帝赐为“同进士出身”。这三甲上榜的考生就是金榜题名的古代高考中的获胜者。
由此可知,古代的读书人参加高考要比现在困难得多。
古代的高考中的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的孙伏伽,古代高考的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在前后1000多年的古代高考历史中,选拔出了500多名古代高考状元。
还有,古代高考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傅善祥。太平天国推崇男女平等的理念,在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设置了男女科考,傅善祥从三百多名女考生中脱颖而出,一举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