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袁军辉 朱丽云)日前,丹阳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幼小衔接”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丹阳市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的幼小衔接活动,解读了《丹阳市“幼小衔接”工作专项评估要点(小学版)》文件,要求全市学校围绕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倾听儿童,相伴成长”,进一步加强幼小衔接“三个一”双向联动,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个都不能少,进一步压实小学参与衔接的责任。丹阳市教育局以行政手段切实扭转“幼小衔接”幼儿园“一头热”现象,明确要求小学强化衔接意识、落实衔接责任,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全市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普遍确立“入学适应期”观念,开设丰富的适应性课程,引导老师“不要急”,鼓励孩子“不用怕”。围绕“环境更生动、课程更丰富、方式更适合、评价更灵活”衔接目标,全市小学与结对幼儿园双向互动、大胆实践、主动作为,取得了良好成效,尤其是“基于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的教学方式”成为常态,以游园“乐评”为代表的小学低年级评价方式成为亮点。
一个都不能慢,进一步引导家长配合衔接的意识。丹阳全市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开放日、座谈会、沙龙、微信、QQ等渠道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建议,积极寻求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配合与支持。全市幼儿园和小学将科学“幼小衔接”纳入家园(校)共育重要内容,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宣讲活动,邀请家长入校进行“小学一日体验”,明确孩子上小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有效消除家长对子女入学的焦虑。在市级层面组织面向小学新生家长的“落地式家长学校”公益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形成了“幼小衔接”的家校合力。
一个都不能弱,进一步落实科学评价衔接的举措。全市始终把教研作为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了“幼小衔接”专家资源库,建立了小幼联合教研、短期互派教师等机制,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增设“幼小衔接”内容,确定评价标准,通过多元评价主体,对教师落实“幼小衔接”进行科学、动态的发展性评价。小学和幼儿园分别依据“入学适应”“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编制《科学衔接手册》,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对“幼小衔接”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丹阳市还将“幼小衔接”纳入小学、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考核,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重要内容,把防止“小学化”倾向、坚持“零起点”教学作为“幼小衔接”的底线要求、刚性要求,帮助更多孩子迈好入学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