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9日
第12版:春江潮

镜头里的情怀

——关于《劳动颂》与孙悦萌拍摄

□ 景广权

赤膊的汉子,将百斤重的石块高高举起,奋力砸向木楔。如此反复,经过筛、磨、炒等十多道工序后,最终出油。

这个传统的榨油方法,在榨油工人举起石块的瞬间定格,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令人震撼。

在密密匝匝的钢筋丛林中,五个戴着头盔的工人分两层站立。他们用舞蹈般的姿态,在“丛林”中彼此配合,辛勤劳作。这个高空作业的画面,定格于正在建设中的五峰山长江大桥,作者名之为“钢筋上的舞蹈”。

《点焊女工》《起秧》《山路上的牛车》《晒谷》《采茶时节》《田间》《带着孩子去上工》……

走进镇江市文化馆,走进《劳动颂》摄影展大厅,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幅幅生动画面,一处处动静场景,汇成一股股逼人的气息,让我这个参观者振奋,震撼。

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劳动引领我们淌进现代人类的生活河流。

劳动产生人类,产生人类文明,劳动是生活的底色。我们的生活所以能够丰富多彩,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正是因为无数个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劳作。他们最容易被忽略却又不能忽略,将镜头始终对准他们,这是摄影人的一种情怀。

孙悦萌正是具有这种情怀的摄影人。

历时20多年的拍摄,从积累的近5千张有关劳动题材的照片中,精心挑选出102幅(组),构成一个场面阔大、内容丰富的劳动舞台,向读者提供了横跨时空的劳动群像。

这组劳动群像,时间上,跨度20多年,不能算长,但在劳动方式飞速变化的当今时代,这20多年便具有了历史沧桑的意义。

空间上,无论天南地北,城市农村,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一个个劳动的场景,一个个劳动者的身姿,都在自然的状态下被定格,他们加在一起,构成劳动的阔大和壮美。

孙悦萌从事新闻事业40年,在新闻采写、编辑各环节无所不能。

新闻用文字说话,摄影用镜头说话。对于职业新闻人,他们用双眼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如果抓起相机,便有了新闻的“第三只眼睛”。孙悦萌的“第三只眼睛”,始终将镜头聚焦于劳动者,并坚持,再坚持,逐渐形成一种拍摄习惯,从而让我们读到了镜头里的情怀。

用他自己的话说:“当镜头对准劳动,心中的庄严就会产生,手上的快门就会按个不停。”

这种情怀,决定了摄影镜头的关注重点,也决定了摄影人的拍摄姿态。

关注劳动与关注普通生活的变化,这是一致的情怀。《疫痕》,是孙悦萌的另一个摄影展。他从新冠疫情之初就全身心投入拍摄。街道、小区、商场、车站,所有的公共空间,以及不为人所关注的细微角落,他都报以真挚热情,投以深沉关切。他用镜头截取了疫情之下人们生活的特殊印迹,记录下人们战“疫”的丰富场景。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慨说:“在疫情和被疫情改变了的世界面前,孙悦萌以他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个摄影师所能实现的时代答卷。”

孙悦萌曾是镇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更是一个初心不改的新闻记者。在他的心目中,在他的拍摄实践中,劳动,就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永恒主题。

他说:“我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要将镜头对准劳动,永不停歇地拍摄下去。”

2023-05-19 ——关于《劳动颂》与孙悦萌拍摄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1331.html 1 3 镜头里的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