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之如 文并图
《半月谈》报道,眼下正值就业季,各地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但是部分地方就业工作中出现华而不实苗头,就业活动频现“花样追求”:“招聘会热热闹闹,找到工作的没几个”;“就业活动搞了一箩筐,感觉学生并不买账”。这些活动不仅花了钱财、费了工夫,还苦了学校、伤了学生,值得警惕。
我们每年都有超过千万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中除了一部分将考研外,其余大部分都将进入求职就业程序。这一状况,本身就充分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之快,非但是之前人们无法想象的,而且大学文化程度占人口比例也比世界上众多发展中国家要更胜一筹,大有赶超发达国家之势。这是当年取消正规大学教育的极“左”思潮控制下的“文革”时代,所绝对实现不了的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每年有这么多大学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确实会增加就业难度。因而“各地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精准施策,多方发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流程”就是理所当然的相宜之策。只是,假如仅仅满足于在就业工作中显露华而不实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花样”,尽管也会搞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展示一派轰轰烈烈的兴旺景象,却往往无法获得扎扎实实的实际效果,出现“招聘会热热闹闹,找到工作的没几个”“就业活动搞了一箩筐,感觉学生并不买账”的“虚火旺盛”之状。如此,活动虽多,花钱不少,收益却是“苦了学校、伤了学生”,谁会满意呢?有道是:
就业岂宜追“花样”,大轰大嗡比喉嗓?调查研究重实际,实事求是觅良方。
《半月谈》报道指出,一些地方单纯追求形式上的高就业率,不惜采取虚假就业手段,导致学生“被就业”。因此,警惕不良就业政绩观冒头,正是相关人员把握就业工作正确方向,真正做好做实这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才正常流动进而保障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
有识人士称:“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关键在于有更多优质就业岗位。”进一步稳定开拓就业岗位,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与高校的精准对接,持续优化就业环境,这些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就业工作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整个就业形势才会更显积极更趋乐观。无疑,就业形势也必将随着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向好而呈日渐明朗向上的态势;但是,众多做具体就业工作的公仆理当更加努力,则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