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徒法萱 本报记者 翟进
自去年7月起,全市首家驻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在丹徒法院辛丰法庭揭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家人民法庭挂牌“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并实质性常态化运作。人民法庭充分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室,共同打造“代表履职、接受监督、汇聚民意、协同解纷”四大工作平台,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绘就沟通联络“同心圆”
据介绍,丹徒法院辛丰、宝堰法庭积极与当地人大沟通对接,按照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所在居住地、所属选区以及联系镇(街道)进行划分,将共计170名各级人大代表纳入联络工作室,分片区轮流进驻,每周进驻一次,每次安排2至4名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形成了三级人大代表同声相应、同向发力的工作体系,确保代表联络工作室真正“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人民法庭积极探索“互联网+”代表联络方式,确定网上联络专员,建立微信联络平台,打造“指尖联络室”,推动“线上”和“线下”融合、“实体”与“网络”互补。打破时空限制,方便群众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实现代表快速回应关切、高效履职,以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智慧化”推进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辛丰、宝堰法庭均已建立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集中会办机制,完善代表反映事项的“收集-整理-转办-跟踪-反馈-评价”闭环运行工作程序,及时梳理、归纳、跟踪人大代表关注案件以及代表反映的其他问题,明确办理期限,逐项研究落实,完善台账资料,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共襄共享法治“朋友圈”
“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严格落实“群众接待日”制度,畅通人大闭会期间代表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便于群众不出镇(街道)就可向代表反映所求、所盼、所需,便于代表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掌握第一手社情民意。
与此同时,人民法庭定期组织旁听评议庭审活动,选取涉民生领域典型案件,邀请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旁听,并由代表对庭审程序的合法性、审判人员的庭审能力和司法作风等进行“靶向式”评议。丹徒法院创新开展“全景式”代表委员监督模式,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与该院审判法庭远程对接、同步连线,实现开庭场景一键调取、案件庭审实时监督。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见证执行活动,全程监督、“沉浸式”体验执行行为。
我市探索建立法庭法官与人大代表联合学习制度,采取专家讲课与集中讨论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开展集中学习交流、专题讲座等活动。工作室还配备了大量学习资料,供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履职业务知识,让代表在工作室这个“微课堂”里“充电蓄能”。
建立基层治理“共同体”
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建立了“匹配式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熟悉片区乡风民俗、了解矛盾双方情况的优势,结合代表的职业特长、工作方向,灵活安排各级代表协助法官有的放矢做好解纷工作。在丹徒区龙山村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老人沈某的三个子女就母亲的赡养事宜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代表联络室通过匹配机制确定了龙山村代表蒋菊荣参与案件调解,了解本村民情的蒋菊荣很快找到矛盾症结所在,通过情理交融、悉心调解,终于让子女打开心结,并与母亲达成赡养协议,老人得以老有所养。
我市创新“法官+代表”联合普法模式,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巡回审判、集市普法等法治宣传活动,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近日,辛丰法庭在辛丰镇朱氏宗祠就一起“小麦换面”案件开展了巡回审判。庭后,法官与代表、村民在祠堂前围坐交流。在人大代表的参与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判后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此外,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还通过内容定制、载体创新,开展便民利民普法活动,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法庭法官携人大代表参加了妇女维权普法情景剧汇演活动,通过选取热点案例,采用演绎情景剧的形式,为妇女群众依法维权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法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