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石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闻人之过该如何呢?读史书,觅前贤,思如今,有言在喉。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这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给两个侄儿的教诲。当时,马援奉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命,征战交趾。在前线,他悉知自己的两个侄儿马严、马敦,喜欢议论别人的短处,结交游侠之士,妄议时政,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立即给他们写信,要他们“闻人之过”,就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只能是耳朵听见,不能从口中说出。并说,好议论别人的长短,胡乱评论国家的法度,是他最厌恶的。他要两个侄儿把他的话像女儿出嫁时,父母亲手给她系上佩巾、佩带,重申父母的训诫一样,终生不忘。“南征交趾,西破芫戎。于谁之德,伏波之功。老当益壮,心存匪躬。天长地久,人仰英风。”——南宋末年文学家陈元靓之评价。历史上人们对马援评价很高。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之所以如此重视子孙“闻人之过”的不当言行,一方面是马援的性格使然。“能任也,则不能让,所谓豪杰之士也。”王夫之之语,高度概括了马援的性格特点。他希望子孙像自己一样,忠贞耿直,守正持重,而不轻动其口。另一方面是东汉初年的政治气候使然。东汉政权的本质是一个豪强集团。刘秀因战而立,豪强聚集其下,你争我夺从未停息,稍有不慎,就会祸从口出,所以马援说自己宁愿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闻人之过”轻易开口的行为。
“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这是三国至西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羊祜,给他儿子的教诲。羊祜正直忠贞,嫉恶如仇,在地方和战场上,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却频遭诋毁。即使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他也守正不曲,希望儿子不传不可靠的说法,不听诽谤之言,听到别人的过失,耳可听嘴却不可说,仔细思考后再行动。人非草木,“闻人之过”,必有所思,不可能无动于衷。有想法也必然会反应到言行之中,所以羊祜要求儿子“思而后动”。思是辨真伪,定善恶,析大小、谋取舍;动是正直持身,不屈不媚,不附不逆,坚守自己的忠贞品德,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闻人之过”也要看是什么过。涉及社稷安危民族利益之过,那就不是口宣口不宣的事了。“思而后动”,这时候动则用力千钧,挺身而出。羊祜并无子,其兄羊发之子羊篇过继给其为子。羊祜对其从小严格教育。羊篇不负父望,自律严格,避官清慎,成为西晋一代循吏。
“闻人之过,得己之过。”这是南宋文学家、理学家、“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观点,意即听到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他主张以人为鉴,认真思考别人的过失,引以为鉴,变别人的缺点为自己的优点。应该说,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任何人一生中都会有过失,关键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熹说:“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尽管前者是积极地向善,后者是消极地防恶,但能向外向内注重修身,必得正果。只是闻人之过内省吾身之人比较少,难怪孔子曾感叹“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杨万里倡导“闻人之过,得己之过”,正是希望后人弥补孔圣人的缺憾。
“大明第一硬汉”杨继盛,受到奸相严嵩父子的构陷,临行刑之前,他气宁神定地给两个儿子写遗嘱:“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他把“闻人之过”不与人言,作为一种处世之道。联系整篇遗书,认真品味,谦谦君子呼之欲出。人在社会上,谦下待人,最终才会成为高人。那种闻人之过,津津乐道,添油加醋,落井下石之人,是断然没有君子之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