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3日
第01版:头版

以文明为底色,下足“绣花”功夫

京口老旧小区改造一路生花

本报通讯员 凌颖 钱寿云 戴文群

本报记者 栾继业

春暖花开,医政路南片区居民魏洪才成了家门口小广场的常客。早上在这里打打太极拳、八段锦,晚上散散步、和老邻居们聊聊天,数月下来,自然而然成了一种习惯。

“原本子女们还想劝我迁居到新楼盘,能有个更好的养老条件,可我们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后,功能设施不断增加、完善,环境也越来越好,我和老伴一合计,一动不如一静,就在老房子踏踏实实过了!”在此安家近20年,今年70多岁的魏洪才对医政路这片老旧小区已有很深的依恋。作为社区网格的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这个小广场发挥了多功能作用,既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和休憩区域,还设置了便民晾衣架,解决了大家晾衣晒被的困难,现在更是我们老党员开展活动的一大阵地!”

一旁,年已八旬的马长庚夫妇正趁着阳光甚好晾晒被子。他插话道:“这里原来是片荒地,你们想象不到的脏乱差,被危房、垃圾包围成了卫生死角,居民们深受其苦,如今真是换了人间,十分感谢党委政府、街道社区为我们排忧解难了!”

大家口中夸赞的这个近600平方米的小广场便是医政路广场。去年6月开始动工,今年3月完工。改造前,大市口街道及千秋桥社区通过入户走访、意见征集、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片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令其成为京口区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取得便民利民切实成效的一次尝试。

大市口街道组织统战委员、宣传委员夏玉芳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坚持用“绣花”功夫进行城市管理,因地制宜地增补了一批便民设施。目前已在医政路4号、6号,烈士路9号、11号等处配备了便民晾衣架和便民座椅等设施。后期医政路广场的健身器材和乒乓球桌也会安装到位。街道还在其他地方设置了便民遮雨棚、便民充电桩等设施,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有“颜值”,更有“温度”。

无独有偶,在正东路和南门大街交叉口的口袋公园,居民席祥林自发当起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员。他告诉记者,京口区以文明城市创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彰显了共建共享、共同缔造的理念,现在他经常动员更多身边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行动。同样,尚友新村大院的居民康国斌也为老旧小区的文明提升由衷点赞。她说:“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们自觉关心维护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尚友新村片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去年着手改造出新,进行了市政配套、景观提升、文化展示等多项补齐短板的提升工作。健康路街道尚友社区党委书记管茹介绍,如今区域街景活化了空间,增设了小品、景观墙墙绘等,成了“网红”打卡地。

据了解,京口区按照主干道优先、风景区周边优先、人员密集优先、集中成片优先等原则,继续把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入老旧小区改造。京口区住建局物管中心工作人员郄继状说,继去年成功改造大八叉巷、尚友新村等9个片区后,今年计划改造仁章路片区、江滨二期等8个片区,涉及建筑面积37万多平方米,惠及居民近4800户。

正是凭着以治惠民、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文明进万家、便民在行动”等活动让百姓真切感受变化,京口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犹如阵阵春风一路生花,让文明成为主城区的底色。

2023-04-13 以文明为底色,下足“绣花”功夫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45606.html 1 3 京口老旧小区改造一路生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