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第10版:西津渡

宋代古桥“孩儿桥”

文/图 雷晓明

古城镇江,河网密布,各个年代不同建筑造型与风格的桥梁无数。位于我市南门外大街鸿鹤桥路边的“孩儿桥”,其历史悠久,是我市目前现存年代最久的宋代古桥。

早有所闻“孩儿桥”其名,曾多次寻觅未果。几天前在几位爱好文史朋友的指引下,慕名专程前往探访,终见其真实面貌。沿着岗子下路向南行至鸿鹤桥路东,在该路段一座沿街的围墙内,穿过枯枝杂草丛生的一片荒芜土堆,走近一座高约4米的水泥护墙,顿时,一座古旧斑驳,尤显沧桑的“孩儿桥”,现于眼前。此位置,东至宝塔山公园,西达南门天桥,南往丁卯桥路,北通虎踞桥,围墙外虽是人流川息,车水马龙,这里却显得无比静幽。

据桥前所立碑文记载,此桥位于市区南门大街外的大觉寺东南,又名鸿鹤桥,始建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距今已有近800年,为我市现存唯一的一座宋代石桥。又据《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中介绍,该桥原高达5米,跨度8米,桥拱上置有石栏板,因其桥上原立有形似儿童的柱石,故名“孩儿桥”。还有史料记载,在桥基东侧南北两端曾有花岗岩石刻的兽头两只,其兽挺鼻张口,怒目圆睁,形象威武。

在桥下、桥上我仔细观察许久,桥所处地势低洼,现桥的高度已不足4米,桥面约3米宽度,桥长约8米,桥拱直径为3米,其桥身为一块块青石垒筑而成,桥面为长条青石铺就。许是年代久远,风雨冲刷数百年,桥下早已淤土堆积,桥身的石块已有不少残缺,桥面之上的诸多条石也风化龟裂,形似孩童的柱石和传说中的石刻兽头,早已荡然无存。在桥的西侧石拱上部有两块长方形石块上写有“宝庆三年新建鸿鹤桥”字样的石刻文字。在现场观察到,该石桥的拱圈是由若干块石板拼接而成。像这种单孔花岗岩结构的石桥,桥虽不大,却体现了我国传统石拱桥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精湛的造桥技艺,展现出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

有桥自然会有河流,孩儿桥下的河水,是由绵延起伏的南山的众多溪流汇聚而成,流经此桥,再缓缓流向东边的宝塔山下的古运河。孩儿桥位居镇江城南,为城乡通道,农村乡民进城的必经之路。古往,农村卖菜的、贩鱼的、挑柴的,还有手推独轮车的农民们,每日里来往于孩儿桥上,途径虎踞桥进入城里,每日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随着岁月变迁,桥下曾经的潺潺流水,为多年沉积的淤泥沙土所阻,沟渠变窄,流水渐小,渐成旱渠。再后来,在城市建设中,因道路屡有改造,此桥遭废弃,渐趋荒芜。1998年在建设工程中发掘出孩儿桥,近乎湮没的宋代古桥又再现于市民视线。2007年孩儿桥被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这座珍贵的历史遗存不被损坏,市文保部门在该桥周边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建造了长16米、宽达10米连成一体的三面水泥护墙,进入此桥则可由护墙的北面斜坡而入。

驻足于孩儿桥前,眼望这座饱经风霜的古桥,让人浮想联翩,曾经的小桥流水,喧闹的市井虽已不在,而历经八百年风雨的古桥身躯,却像一位沧桑驼背的古稀老人,仍不屈地横卧于此,它躬着背,驼起着千年烟云,似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岁月中的故事,那桥那水,透析着江南水乡古老文明的文化气息。

2023-04-07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44424.html 1 3 宋代古桥“孩儿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