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泰龙
毕红是个志愿者,微信上却常常在卖包子。这让我大跌眼镜。
志愿者是我朋友圈重要一极。别的志愿者发的微信多与志愿服务有关,讲的都是慈善公益活动情况。而毕红是个例外。
一次闲聊中,她喊累。“累,就不要卖包子。”我建议道。她说:“做公益是要钱的。”
现在,毕红资助湖南、四川等地的贫困学生11人,有了卖包子的钱,这一份公益才可持续。我感到了一种震动。
2009年,是毕红做公益慈善的拐点,她的公益行动走出了她供职的桃园小学。
汶川地震后,一个爱心团队邀请她参加震后灾区的帮扶工作。毕红在废墟旁看到了那个准备资助的女孩。当大手与小手拉在一起时,一个男孩的眼神跌进毕红的眸子里。毕红读出了那眼神里的渴望。帮,还是不帮?她摸了摸月薪只有1000元的口袋,迟疑了片刻之后,将另一只大手伸向了男孩。
多年以后,这个男孩用自己的方式说出了毕红的“累”。
男孩刚上大一的那个寒假,毕红就安排他来镇江勤工俭学。她不仅承担了男孩四川到镇江的往返路费,还承担了接送任务。男孩在镇江勤工俭学21天,毕红一天没落下,天天接送他。
返程的日子到了。毕红选择让男孩乘飞机,只为开拓男孩的眼界。男孩很激动,有点喜出望外。他在机场给毕红写信,说:“原以为你们挣钱很容易,没想到您这么辛苦。”
自从汶川一双大手拉了四只小手之后,毕红感到钱的重要。她感到累。然而,当看到男孩在信的末尾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时,毕红感到的是欣慰。
冬日的黄昏瞬间就被黑夜笼罩。街灯早早地亮了起来。于是,人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毕红却当了一次逆行者。零下5度的冬夜,她选择陪一位“轮椅上”的青年在路边练摊。
志愿者的每一次选择,就意味着是一次更多地付出。2011年,毕红的志愿服务多了两个字:助残。
毕红先后帮助了两名残疾人,一名是“轮椅上”的青年,还有一个“轮椅上”的少年。轮椅,虽然便捷了这两个孩子的出行,但又限制了他们的远行,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一道坎。
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体现着一个城市文明的高度,也成了毕红志愿服务的新“使命”。
阳光明媚的周末,毕红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着他们的轮椅去“远行”:推着轮椅,金山湖畔看荷花;推着轮椅,焦山炮台说硝烟;推着轮椅,北固山下吟宋词……
山水怡情,典故励志。“轮椅上”的他们脸上多了笑容,眼睛闪着光亮。那个青年,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兴奋,萌生了做点事挣点钱的念头。
桃园小学是毕红志愿服务的起点。一些学生家长不能准时来接,毕红就将他们带回教室,指导他们做家庭作业。起初是自己班的,没多久,其他班的也加了进来。渐渐的,桃园小学有个不收费的“延时班”就传开了,毕红也因此获得“爱心大使”的称号。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郑智化的《水手》于毕红而言,听下来不是那么轻松。但毕红坚持下来了。她关爱的困境儿童,有的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已经毕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如今,毕红的朋友圈也在做大。除了自己资助贫困儿童,通过她牵线帮扶的困境儿童也达到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