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本刚 陈新)走进高桥镇安息堂项目施工现场,主体结构已封顶,工人正在进行内部墙面粉刷、楼梯摊铺水泥作业。安息堂总投资约280万元,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拟建设4500至5000个穴位,建成后能有效避免当地散埋乱葬、侵占耕地建坟乱象。
殡葬是民生工程,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近年来,丹徒区紧紧围绕文明、节地、生态、绿色殡葬目标,坚持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为宗旨,先后制订印发了《丹徒区深化殡葬改革行动实施方案》《丹徒区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推进移风易俗。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全区新建、改造和在建的骨灰安息堂共7个,试点建设3个林地生态人文纪念园,推动老坟地生态化改造45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散坟平迁和骨灰安葬无处可迁、无处可葬的问题。
持续宣传造势,推动生态殡葬。全区将每年3月至清明节前确定为“文明殡葬宣传月”。以“深化殡葬改革,推进文明殡葬”为主题,今年制定了宣传月活动方案,通过张贴告示、悬挂条幅、发放普法手册和“致群众一封信”、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集中开展丧葬礼俗文化和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宣传,积极推广文明殡葬理念,努力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
制定奖补方案,加强资金保障。对安息堂建设、散坟整治和林地复合利用等项目实施奖补,全区奖补资金达2561万元,目前根据工作进度已拨付1107万元。
开展丧葬礼俗研究,健全群众自治组织。依托镇江高校园区高校资源,联合高校开展丧葬礼俗研究,科学厘清丧葬礼俗中的公序良俗和陈规陋习,形成了文明殡仪“五提倡八不准”,成为具有丹徒特色的丧葬礼俗新规范。以村红白理事会为骨干,健全丧葬礼俗群众自治组织,约束群众攀比、铺张浪费行为,禁止不文明行为,有效遏制了丧葬陋俗、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