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
枕戈待旦护安全,当好人民“守夜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树牢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安全底线,努力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经过扎实深入推进,各领域安全生产基础持续夯实,责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风险隐患得到全面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以年均30%的速度实现“双下降”,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胸怀“国之大者”
拧紧“安全阀”扎牢“防护网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尽心尽责、担当作为,才能把“安全阀”拧得更紧更牢,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党政领导采用“四不两直”等方式,多次实地走访,深入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同向发力,扎牢安全生产防护网。
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完善体制机制、狠抓风险防范、加强安全监管,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筑牢现代化新镇江建设的安全基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要求,聚焦重点发力,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意志抓好安全生产,严格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创新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全面夯实企业主体责任,真正抓实个体自我防护,守牢安全发展的底线。
压紧压实责任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抓手。为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我市从“整体抓评价、法人抓述职、全员抓培训、细分抓规范”等方面创新探索,系统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出台了《镇江市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凡亡人必追责”,着力解决“上热下冷”的问题。
市、区、镇三级建立了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救援两方面责任体系,明确了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方安全生产职责。全面建立健全“三包干一统筹”工作体系,分层分级建立包干体系,包干责任具体到人,包干对象具体到点。包干责任人常态化跟踪包干对象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及时排除安全风险,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健全治理模式
筑牢“第一线”构建“大格局”
安全生产是一项全链条、全时段的系统工程,仰赖于全社会、全要素、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模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治理全覆盖,监管无死角,不放过任何细节,不轻视任何隐患。
基层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关口,也是应急救援处置的第一现场。当前,一场席卷镇江乡镇街道的安全监管体制变革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从最初的试点到如今的铺开,基层应急管理末端治理建设力求配齐建强监管力量,扎紧安全生产第一线“篱笆”。
末端治理建设是我市积极探索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建设的缩影。三年持续努力,各级安委办实现实体化运作,危化、矿山等专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大幅增加,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监管人员增加数倍。
长效治理机制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先后出台了《镇江市消防条例》《镇江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镇江市房屋安全条例》等多部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制定了《镇江市道路货物装载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20余件,持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市级层面形成了工作办法举措、责任分解落实、工作制度规定等三大类150余项制度,明确了门面房、“九小场所”等交叉领域安全监管责任,在危化品、道路运输、危废处置等重点领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晰安全生产“三个责任”,推动各部门制定完善本系统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通过持续凝聚各方安全生产治理合力,努力构建党政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负责、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全面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大格局。
防范化解风险
以“万无一失”防“一失万无”
安全生产“一失万无”,须臾不可放松。唯有防患于未然,既铁腕治理,更立足事前防范,才能保障“万无一失”。
为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我市全面、系统地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持续筑牢安全基础和屏障。
完成了一批治理任务。三年以来的工作方案中累计规划部署了299项治理任务,着力解决历史遗留、职责交叉等矛盾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闭环了一批隐患问题。三年来,我市累计排查隐患15万余条,整改率达94%;其中排查重大隐患356条,已整治337条。惩处了一批违法行为。三年来累计实施安全生产执法处罚1.5万家,关闭取缔22家,停产整顿237家,暂扣吊销企业证照10家,罚没金额1.01亿元,移送司法机关20人,联合惩戒失信企业20家。
危化品领域,所有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了“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了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所有老旧装置完成了安全风险评估,逐步整改到位。不断推动化工园区安全问题隐患整改,助力化工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冶金工贸领域,所有粉尘涉爆企业完成工艺改造。所有钢铁企业实施钢水包安全在线监测。对所有熔炼炉建立底册档案,落实监管责任。制定并实施中小微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标准。矿山领域,所有“头顶库”实施停产撤人,尾矿库已完成治理销库。所有露天矿完成边坡治理,停产地下矿完成封闭管理。正常生产的矿山实现安全生产在线实时监测。消防安全领域,开展了高层民用建筑、大型商场超市、生产经营村(居)民自建房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立隐患、责任“两个清单”。“智慧消防”系统在镇(街道)全面推广建设。开发了“镇江市基层消防治理信息采集平台”,对“九小场所”实施火灾防控信息化管理。交通运输领域,有效解决了省道开口安全隐患多、高速过境车辆事故多、超限超载车辆多、农村交通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推动所有货运企业安装称重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源头管控。建成全省首个公交车大数据平台,实现驾驶员安全行为预警。桥梁方面,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桥梁排查整治,明确了4326座桥梁的管养主体,完成了1241座桥梁隐患整改。建筑施工领域,全面清查使用夹芯彩钢板活动板房安全隐患。排查自建房72万余栋,完成2500余栋隐患建筑安全评估与整改。完成所有D级危房解危工作。燃气领域,餐饮行业基本完成燃气泄漏报警及紧急切断装置的安装。所有燃气管道占压隐患均已完成整改。建立了10万余户瓶装燃气使用居民的台账底册,有序推进灶管阀改造,形成了行业监管、社区监督、供气企业负责的三方责任体系。特种设备领域,完成2000公里在用燃气压力管道检验和550公里涉危化品压力管道检验。在基层一线设立特检院工作站,创建“监管与检验”一体化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小化工”等“低散乱”企业治理,取缔关闭“小化工”作坊36家,排查“散乱污”工业企业1489家,已完成整治1337家。另外,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养老场所、学校实验室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坚决扛稳安全发展政治责任。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红线,固化专项整治成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措施,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消除重大隐患,防范事故发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贡献应急更大力量!
(李国静 赵宇阳 陈志奎)
“四抓四突出”
迈向党建引领新征程
去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决策部署,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突出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突出推进“三年大灶”和应急体系能力建设等重点,全力提升应急管理党建工作质量水平。
抓主题、明主线,高站位凝聚思想共识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8次,形成调研报告10篇。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推进实施“铸魂、强能、建功”三大行动、8项具体活动,举办“应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安全生产能力提升班”,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应急管理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抓党务、融业务,高质量提升服务实效
聚焦专项整治,把党旗插在安全风险防控的最前线,在“危化、工贸、矿山、行政审批”四个领域,每季度深入企业一线走访调研,实地解决企业难题1000余条,企业满意率100%。聚焦防灾减灾,把党旗插在防灾减灾的最前沿,以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为主体,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聚焦精准服务,把党旗插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方,区分“班子成员挂钩服务、支部对口服务、先锋团队常态服务”三个层次,开展“聚焦主责主业、一线暖企建功”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党建赋能助企实效。
抓组织、提素能,高标准夯实基层基础
初心学堂铸魂,开展青年干部讲堂、红色实境教育、精品微党课等活动25次,坚定信仰信念。业务讲堂提能,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全市乡镇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应急机关干部政治轮训暨作风建设培训、市化工产业安全发展交流会、“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专题宣讲130余次,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实践课堂锤炼,组建“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企业安全服务”三个“一线建功”固定阵地,帮助解决实事项目14件。
抓深化、聚合力,高水平打造品牌特色
聚焦主责主业,局党委书记重点实施“党建引领‘镇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书记项目,局机关党委积极创建“应急先锋、安全‘镇’好”服务品牌,市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局党支部成功打造“四心”党建品牌(初心担当、匠心管理、贴心执法、暖心服务)。成立24家央国企“安全链党建联盟”,实施五条惠企举措(为企业争取技改资金200万元、免费开展安全深度体检、捐赠65万元应急装备和抗疫物资、开设安全轮训、提供安全审计服务)。组织“比武亮剑展风采、磨砺精兵当先锋”安全生产执法比武竞赛,全面提升应急系统执法水平。
建立五大监管模式
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专项整治以来,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寓执法于普法之中,寓行政于市场之中,多措并举,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和红线,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建立分级监管模式,提升精准监管能力
根据市政府对加强驻镇央国企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要求,印发了进一步加强驻镇央国企安全监管工作通知,将24家央国企纳入市级直接监管范围,将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划入市(区)级监管。危化品领域,制定分级监督管理办法,按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将企业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实施差异化监管。
建立综合评价模式,摸清企业管理底数
为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探索从“整体抓评价、法人抓述职”两个方面,系统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根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条清单具体要求,编制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完成所有危化品、矿山企业和直接监管工贸企业的评价工作。另一方面,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一述四评”,综合评价和主要负责人的评价结果将在监管执法、政策支持等工作中予以运用。
建立市场融合模式,提升企业主动性
将社会保险纳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全力打造“保险+科技+服务”的安责险特色模式。全市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高危行业已实现应保尽保。成立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委员会,实体化运作事故预防服务,统一服务标准,建立“1124”预防服务体系。目前共推动1300余家企业参保安责险。
建立全员培训模式,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联合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建立了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基地,联合市人社局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危化品、矿山、钢铁等高危行业企业每年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三年来共组织“三项岗位”人员考试128018人次。
建立标准管理模式,提升规范作业水平
针对有限空间、外包作业等重点领域事故多发,治理难度较大的问题,我市探索建立规范标准,强化统筹推进,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分别制定了《镇江市工贸企业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级方法》《外包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标准》等文件,通过试点推进、以点带面等方式,在面上推广,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防范能力。推动1.98万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风险报告,上报较大风险1.49万条,并针对风险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构建“1+4”基层安全生产末端治理体系
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部署要求,镇江深入探索改革途径,坚持以责任落实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1+4”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即一支队伍抓好末端治理、四个责任筑牢安全屏障,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末端治理上打通最后一米
去年是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改革的重要年份,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我市出台了《镇江市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意见》,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基层的落地落实,并结合我市实际推动乡镇(街道)安委办、消委办、应急办“三办合一”,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实现一个机构抓统筹。推动村(社区)安全员、灾害信息员、应急联络员“三员合一”,建立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体系,实现一个网格抓服务。推动赋权执法、委托执法、派驻执法“三合一”,保障所有镇(街道)都具备执法权和执法能力。目前全市67个镇(街道、开发区)均已挂牌“应急管理办公室”,制定出台了“三定方案”,对照“五统一、五到位”的标准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整体建设进度已超80%。
责任落实上筑牢四方屏障
党委政府抓责任落实下沉。制定出台《镇江市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必须追究相关管理主体及责任人的责任。
行业监管抓两端责任分工。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救援两方面责任体系,市级层面排查出24个重大风险点,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将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方安全生产职责统一到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上来。
企业主体抓“一把手”责任落实。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一述四评”,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履职述职,职工、专家、监管人员、挂钩领导开展四方评价,评价结果将向社会公示,并纳入信用管理、政策扶持、执法检查等结果运用。年底前将完成所有规模以上企业“一述四评”活动。
近年来,我市通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在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协同联动、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将安委办统筹协调“五项机制”抓实抓细,推动各方责任落实到位。加强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电镀行业等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科学监管,出台多部行业安全生产作业指导细则,印发监管部门的执法要点,有效指导企业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推动粉尘涉爆、危化品使用等重点领域,全覆盖开展设备、工艺提升改造,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政企联动,共同提高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建设。
“保险+科技+服务”
激发企业安全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积极探索“保险+科技+服务”的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功能,覆盖全市矿山、危化、金属冶炼等16个行业领域,惠及企业员工25万人次,累计保费近8000万元,全市事故赔付率从80.58%下降到61%,保险事故预防服务为助力全市践行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发挥了显著作用。
市场引领机制“活”
依法依规建立安责险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保险机构自主组建安责险示范项目,充分发挥保险风险管控社会服务功能。市应急管理局、镇江银保监分局密切协作,定期会商,联合制定《镇江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评估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安责险市场监督管理,指导保险机构实体化运作安责险事故预防,制定风控服务、警示约谈、专家管理等14项管理制度,形成一企一档、案件资料、预防服务、隐患排查等九大类工作台账。
深挖内涵保障“强”
事故预防服务是安责险的核心着力点,市应急管理局、镇江银保监分局始终坚持“服务为先、预防为要”的安责险运行理念,成功打造“四专四有”特色保障体系。专项经费有着落,从保费中专项提取15%作为宣传培训、风险评估、安全评价、隐患排查等七个方面事故预防专项资金。专业力量有保障,融合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安全专家、保险机构风控人员等社会各方专业技术力量,共同参与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专门体系有标准,建立了“1124”预防服务体系,实行“四合一”预防服务模式,即一套服务标准,一支专业队伍,一个信息平台,一个考评机制。专一定制有成效,对保费超过10万元的45家重点投保单位,制定“一企一策”,开展安全条件现场核查等个性化专业风控服务。
特色服务举措“新”
开展主题风控。聚焦“小切口”,开展“一月一重点”主题服务,帮助企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研判关键环节事故风险,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通绿色通道,市应急管理部门会同中国平安镇江中心支公司、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联合创建首家“镇江市安责险合作医院”,打通安责险事故医疗救治保障渠道,搭建起生命救援、医疗保障、理赔服务绿色通道,彰显安责险“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延伸靶向服务,对单个投保年度累计赔付三次以上的28家企业定向开展“风险减量”预警服务,邀请专家“上门问诊”,帮助企业提升本质安全度。高科技智慧预警,搭建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全天候在线设备巡查、监测数据实时分析和异常状态自动报警,以高科技铸牢企业安全生产“金钟罩”。
开展“嵌入监督” 狠抓责任落实
市纪委监委、市安委办会同市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程“嵌入式”监督制度。市纪委监委分组对接各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了监督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对各地、各部门实行“安全问责前移”,变“事故问责”为“隐患问责”。市专治办对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同步移送市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大行政监察力度。
实施“慧安行动” 为安全生产注入“新活力”
镇江市以科协牵头,各相关部门联动,推进开展“慧安行动”,以促进全市科技人才与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融合为路径,持续发挥科协智囊智库作用和“会企”合作优势,全面提高居民群众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开展了事故预防十大科技攻关,成立了“安全生产科技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安全科普辅导员制度,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建设“智慧消防” 实施基层火灾源头管控
为解决小微企业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弱、火灾隐患多、易引发“小火亡人”等问题,丹阳市陵口镇先行先试,建设智慧消防服务中心,依托“智慧用电”“烟温感报警”“物联网模块”“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人防、物防、技防高度融合,火灾预防由“被动应付”向“主动跟进”转变,隐患整治由“传统式”向“数字化”转变,构建了立体化、全覆盖的安全防控网。专项整治以来,在全市推广“智慧消防”工程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成立了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中心17个,已有企业、学校、养老院、沿街店铺等各类场所9297家安装“智慧消防”终端83491处。
探索“四位一体” 防范道路输入型风险
市公安局紧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总体目标任务,聚焦外籍过境车辆“事故防范难、风险发现难、源头管控难、路面查缉难”等重点问题,研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指南针”系统,开发“黑班线嫌疑风险管控模型”,全面掌握进入辖区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运行轨迹、货物种类、行驶参数等14类基础信息,并通过电子地图予以实时定位,为源头管控、路面查缉及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推广“索普经验” 创新压力管道检验
市市场监管部门以索普集团压力管道长期未检、状况不明的隐患为突破口,探索“平时间隙穿插检验+部分在线检验+集中会战”的模式,全面摸清了索普集团的压力管道分布、走向等情况,排查出65.8千米压力管道,现场核对,分类分段开展检验。通过总结“索普经验”,摸清全市涉危化品企业压力管道共计约542千米,采取“一企一策”“一管一策”的工作措施,完善检验方案,有效推进压力管道检验工作。
坚持“多方联动” 推广餐饮燃气报警装置
为及时有效应对燃气领域事故多发现象,市商务、住建等部门加强联动联勤,强化执法合力,形成季度联动整改、发现问题随时整改的联动方式,推动隐患有效整改。多渠道多形式强化餐饮燃气安全意识,将安全宣讲与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了《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基本规范》,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各市、区积极探索属地补贴政策,提升推广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市使用燃气的餐饮用户共有9385家,已安装餐饮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的比例为99.9%。
织密“四张网络” 守护校园安全
我市校园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夯基础,强教育,治隐患,保平安”的工作思路,织起了四张校园安全“防护网”。织密“教育网”开设安全课,推行安全教育“每日三分钟,每周一集中,每月一主题”,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安全意识。织密“应急网”技防加人防,建成了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视频监控系统,一键报警系统100%与公安联网,打造校园“智慧天网”防控体系。织密“检查网”筑牢防护墙,将公安、消防、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建成联动检查布局,将“三查、三改、三防”制度落到实处。织密“责任网”坚守住红线,从划分责任清单、公示岗位职责、监督包保追责等方面构建完整的责任链条,为平安校园大格局奠定了组织保证。
实施“源头治超” 提升监管效能
我市先行先试探索制定《镇江市道路货物装载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办法》,实行“属地负责、政府监督、行业监管、企业防控、责任倒查”的工作机制,建立“地方政府主导、行业部门主管、源头单位主动”的工作模式。在港口码头、货运站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全部安装称重设备和视频监控,接入行业监管部门信息系统。公安、交通部门实施超限超载路面联合执法,依托江苏超限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一超四罚”联动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