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
第10版:西津渡

语言学家吕叔湘的家国故事

吕叔湘雕像

□ 邹文学

吕叔湘(1904-1998),镇江丹阳人,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中学、苏州中学等校任教。1936年公费留学英国, 1938年回国。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在云南大学期间,他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从此走上了语言研究之路。1952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现代汉语词典》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吕叔湘是近代汉语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半个多世纪的语法研究,代表了中国语法学发展的主流。他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和修改,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

文化救国定理想

吕叔湘生于普通商人家庭,从小目睹民生的贫弱和文化的凋敝,让年幼的吕叔湘产生了“文化救国”的理想。“五四运动”爆发时,他15岁,就读于常州省立第五中学。“五四”新思潮强烈冲击了少年吕叔湘的心灵。1936年赴英留学,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他心忧故土,提前回到祖国。为战事所迫,辗转到后方云南、四川的几所院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华西协和大学期间,他冒着日寇飞机轰炸的危险,在异常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顽强做着学术研究。20世纪40年代,他与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叶圣陶一起开展语文普及工作,并正式加盟叶圣陶的开明书店,他们倡导以民众为本、以民族文化振兴为己任的“开明精神”,在中国文化界兴起了“开明之风”,对推动当时社会文化教育和科学进步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影响了中国几代学人。

胸怀家国担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叔湘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后转入中科院语言所任研究员。新旧社会的对比,使他对共产党的信任进一步加深。他自觉把个人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语言教研的学术组织和社会公益中。作为知识界的杰出代表,他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53年底开始起草,吕叔湘从1954年3月起就作为语文专家参与其中,倾注了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极大热情。1982年2月,宪法迎来最重要的一次修订,吕叔湘又全程参与了宪法的文字推敲和民事诉讼法等其他法律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

现代汉语奠基人

现代汉语的创立和定型,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吕叔湘正是这一事业中最重要的一位实践者。他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推进语言规范化和普及语文教育的实践家。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满腔热情地投入新型教材编写和新型字典编纂工作中。1951年,吕叔湘邀请朱德熙合写成的《语法修辞讲话》,从6月6日起在《人民日报》上连载。当天,《人民日报》在头版郑重发表了由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这部《语法修辞讲话》有力地推动了语文知识的普及,在新中国文风建设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我国最高语言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吕叔湘全面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部门所有重大的语文建设工作:确定现代汉语规范任务、拟定中学教学语法系统、研制汉语拼音方案等。1958年,吕叔湘开始主持《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工作。《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编写工作,开创了我国辞书编辑出版的新时代,为我国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还立足语言学专业知识,尽心竭力地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社会语言应用、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倾注心血。

一代宗师树风范

吕叔湘贯通古今,融会中西,严谨细腻,独创新见,始终为学界所推崇,成为语法学界有口皆碑的学术领袖。他的著作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及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来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成果。吕叔湘出版的专著和编译作品有20余种,包括《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现代汉语八百词》《近代汉语指代词》等,发表论文和其他著作计600余篇,涉及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词典编纂、文字改革、推进语言规范化和普及语文教育等多个方面。他对家乡丹阳的方言也有很深的研究,写有《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等多篇重要论著。

吕叔湘是中国语言学的一代宗师,又是学者中的道德典范,学风人品令人景仰。他生活俭朴,热心公益事业。1983年,为推进祖国语言研究的发展,鼓励对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有成绩的中国青年学者,他捐献出多年积蓄,设立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几年后,他又把荣获首届吴玉章奖特等奖的奖金全部转入青年语言学家奖金。如今,这个重要奖项已更名为“吕叔湘语言学奖”,多年来,奖励和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

吕叔湘情系家乡,不忘故土。“文化大革命”前,他捐款万元,资助丹阳县中学建造图书馆。1987年10月,他偕夫人回家乡参加丹阳县中学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再次捐款2万元,设立“吕叔湘奖学金”。他还亲临母校—丹阳市实验小学建校70周年庆典,并捐款1万元设立“吕叔湘奖学金”。吕叔湘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和奋斗精神,激励着家乡人民。吕叔湘先生逝世后,丹阳市政府于2003年9月将他曾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以示纪念。

2022-10-21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19841.html 1 3 语言学家吕叔湘的家国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