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 勇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我市人社部门聚力服务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夯实技能人才队伍,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汇聚了强大动能。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服务产业强市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全市累计培育技能劳动者57.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7%,技工院校学制在校生1.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各项培训
记者从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了解到,2022年1-9月,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425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6.41%。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3687人,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达122.9%。创业培训600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5%。
我市人社部门为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需要,通过电话联系、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摸排重点群体、“四群八链”产业培训需求,建立培训意愿清单,将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经济、物联网等新产业、新职业、新技能培训专业(工种)纳入补贴范围,满足群众技能提升需求。
同时,通过测算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训设备、培训场租等综合成本,调研周边城市就业创业培训课时要求和补贴标准,草拟《关于发布2022年镇江市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和补贴标准目录的通知》,力争财政、职建部门支持,拟将我市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激发培训机构办班和学员参训积极性。
今年以来,结合实际,积极实施“互联网+培训”,推进线上课程开发。积极响应“创业促就业 服务进高校”活动主题,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高校毕业生SYB培训19期,培训学员656人。进一步遴选和吸纳优质线上培训视频资源,开发社交礼仪、电工、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热门技能培训专业(工种)视频课程,促进企业、平台、培训机构课程共建共享。
人社部门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培训规范管理的通知》,规范培训机构行为,明确培训违规处理办法,依法依规开展绩效评价和信用奖惩。开展市区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年检工作,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基础能力、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质量和绩效等方面开展综合考核评估,对培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督促培训机构自查自纠、立查立改。对年检结果不合格的两家培训机构取消了备案资格。
培训机构:参与省标重视就业
“我们参与了两项职业技能培训的省标制定。”镇江锦程人才职业培训中心负责人陈浩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技能提升、企业管理等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中心一直积极探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的新型培训模式。
近年来,中心提出的母乳喂养指导、居家收纳两项职业标准,都被纳入了职业技能鉴定省级卷库技术资源开发,“这是我们在培训实践中,对学员反映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上报相关部门后,得到了认可。”陈浩介绍说。
他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接受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要准备国家认可的专业教材,要充分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要认真做好职业技能的教学。锦程人才职业培训中心近三年,仅育婴员培训这一项,就培训了325人,推荐就业150余人,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社会效应明显。
今年为适应市场需求,中心还新开设了家政服务员、动画制作员和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项目,并采用了一些推广新模式。在新增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接洽新的就业合作单位,以更好地方便学员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梦想。
锦程人才职业培训中心还积极关注社会公益,持续响应市慈善总会主导的社会公益项目,分别为“星星的孩子”“善报好人”等公益项目捐款扶持;应一些村(社区)的要求,开展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从实际出发,积极帮助困难学员申领培训补贴等。
受训人员:生活得到很大改变
育婴员朱静和刘萍,都曾是锦程人才职业培训中心的学员,先后接受了职业技能培训,考到了相关的职业证书,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朱静曾经开过服装店,她回忆说:“服装生意不好做,店面有租金,进货要压款,款式常更新,日常的销售也有压力……”刘萍此前从事路边餐饮工作,十分辛苦,她说:“起早贪黑不说,每天要提前准备很多食材。而且,还受天气影响,高温、寒冷都好办,遇到下雨天气,客人就会少了很多……”
相比之下,她们两人现在从事的育婴员工作,比之前稳定了很多。加上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常常是,这家没做完,下家就等着了。现在两人的月收入都在13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我市就出台《镇江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通知》,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和激发更多劳动者学习职业技能。
江苏广兴集团有限公司是首批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以往工人的技能提升都是靠师傅带,传统的技能提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行业的需要,建筑工厂化要求更高质量的技工,必须让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公司首席技师、总工程师沈春雷认为,新型学徒培训中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能够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员工,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技工。“出台这样的政策激励很契合我们企业的需要!”
企业缩短了与员工磨合周期,减少了培训成本;员工具有一定的熟练度,能够更好地符合企业要求,相关待遇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
此后,我市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镇江市万名高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实施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的政策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59.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21.6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100人,列全省前列。
技能人才队伍同时也是打造“创新创业福地”的重要支撑,我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三高一争”中彰显技能人才担当。(摄影 谢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