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佳融
时间记录着镇江金融前行的步伐。十年不断刷新的数据背后,金融作为活力无限的动能,提升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奔跑的“加速度”。
这十年,镇江金融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体系。从2012年起,银行机构从25家扩至36家,市级保险机构从54家扩至63家。非银机构现有财险公司29家、寿险公司34家,融资担保公司11家。
这十年,镇江金融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存贷款等主要指标均实现平稳有序增长,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全市各项存款余额7527.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712.6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894.7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728.72亿元,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971.36亿元。
这十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明显提升,镇江金融服务模式迈向新台阶,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进程,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产业布局。制造业贷款余额1142.9亿元,小微型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5亿元,上市挂牌企业615家,其中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
踔厉奋发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这十年,金融回归本源,脱虚向实。增长的金融机构数量,既是镇江金融人奋斗的证明,也是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的生动写照。
这十年,全市保费收入从57.9亿元增长到146.66亿元,保险深度从2.2%增长为3.08%,保险密度从1835元/人增长为4568元/人,设立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501个,镇级三农保险服务站45个,中心乡镇网点18个,构建了多领域、广覆盖的“三农”保险服务体系。
镇江在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保障范围全面、服务领域广泛、补偿功能完善、经营诚信规范的保险服务体系。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提升,一批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得到发展,为出口企业应对海外风险、经济补偿和融资便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这十年,11家新银行扎根镇江,既有深耕城市发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有将金融“毛细血管”延伸到农村的村镇银行和异地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苏州银行镇江分行今年3月正式挂牌营业,已为实体企业融资超11亿元。
既为规模企业的发展不遗余力,也为“小微”“三农”发光发热,这正是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截至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镇江分行积极担当实体经济坚实后盾,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9.03亿元,制造业、民营企业贷款均突破140亿元;农业银行镇江分行聚焦产业强市,存贷款增量双超百亿元,镇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面达90%;中国银行镇江分行全行存贷款业务“迈上”60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幅114%;建设银行镇江分行以一揽子政策措施纾困补“链”、润“新”灌“绿”、扶“小”助“民”,各项贷款余额626.74亿元,实体经济领域贷款余额223.69亿元;交通银行镇江分行积极保障制造业企业扩大投资、外资外贸提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邮储银行镇江市分行以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微企业为定位,通过提升服务体验,以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
相较国有大行的担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也有他们的坚守和奋进。“商行+投行”,双轮驱动,兴业银行镇江分行大力推进投贷联动业务,紧密围绕本地经济结构和优势产业,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客群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因农而生,姓农为农,镇江农商行将优质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发展重要环节,以“整村授信”为重要抓手,解决农民“贷款难”,全方位支持农民生产和企业发展。
惟实励新 撬动资本市场前进的“加速器”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这十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眼光聚焦镇江,共享镇江发展红利,逐梦产业发展前景,镇江资本市场的兴起成为金融发展最有力的注脚。
一声声敲响的上市钟声交出了资本市场“镇江板块”的优异答卷,营造了良好的上市氛围,激发了企业的上市热情。在良性循环模式下,金融与产业相互渗透、支撑、促进,实现“1+1>2”。
更多企业凭借“硬核”实力逐浪资本市场大潮,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截至目前,镇江共有上市挂牌企业615家,其中,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589家。
2011年5月,东方电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东方电热迎来高速发展的11年。如今,东方电热已成长为电加热行业的龙头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和江苏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2018年9月江苏索普正式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打开资本与产业融合发展新空间。从2018年底到2021年底,江苏索普总资产从5.30亿元增长到70.95亿元,净资产从4.70亿元增长到61.47亿元,增长幅度均超过12倍。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我市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企业,有了通向资本市场的“高速公路”。2年内,通灵股份、明月镜片、骏成科技3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在创业板注册上市。
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创新创业企业上市融资路径选择更为多样。镇江积极抢抓注册制改革机遇,出台并实施资本市场“扬帆计划”,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注册制改革以来,已培育注册制上市公司7家,新增股票融资63.73亿元。
这十年,镇江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全市各金融机构为镇江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供多层次、广泛、有效的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为镇江“四群八链”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笃行致远 顺应改革创新大潮的“助推器”
这十年,镇江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大势,强化科技赋能。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瞄准精准服务,在实践中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信用信息平台上实现改革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8年,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作为服务突破口,为企业提供普惠金融的镇江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对企业而言,平台提供更全、更快、更优的金融资讯,有效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对金融机构而言,可通过在线发布产品,分享成功案例,精准找到客户需求;对政府部门而言,能适时掌握各类信息数据,完成分析汇总,更好制定相关政策,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
今年,全省首个面向“三农”的信用信息平台——句容市农村信用信息平台问世。平台以大数据为建档农户、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精准画像”,提供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为“三农”融资需求提供专门渠道。这是我市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金穗行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抓住了国家农村金融普惠服务改革试验契机,构建了农业农村的“数字地图”。
镇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各大银行从早期聚焦项目建设、企业转型、园区提升,逐渐升级为嫁接“智改数转”“专精特新”“双碳目标”等全新领域。
金融服务产业链的“金链行动”推进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扬帆计划”延伸的“云帆计划”,进一步加快镇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引导各类投资机构加大对产业强市、科技创新等方面支持力度,加速资本、产业、科技、人才的循环发展;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甘露行动”,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化带动作用。
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形态,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金融生态。产业金融通过更好地赋能实体、小微和“三农”,真正体现其存在价值。在“三帆两金一甘露”(扬帆计划、云帆计划、金帆计划、金穗行动、金链行动和甘露行动)的引领下,拉动自身“潜力股”,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向现代化新镇江激情奔跑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