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陈一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市财政局从选拔挖掘、培养提升、保护激励等方面集中发力,持续培厚干部成才土壤,建立健全干部成才机制,不断拓宽干部成才道路,为推动镇江财政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提供人才保证。
厚培成才土壤,打通渠道“选好苗”
“近年来,市财政局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多渠道优化人才结构,为梯队注入新鲜活力。”市财政局人事教育处处长王国银表示,广开进贤之路,要以宽广的视野“选好苗”。
市财政局有计划、多渠道招引人才,已形成了常态化人才纳入机制。近五年来,通过公务员招录、公开遴选、吸收选调生、事业单位招录、军转安置等方式,累计招引近60名青年干部充实财政队伍。“其中研究生学历超过40%,保证了财政队伍年龄结构的合理性,提高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负责人才招录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还在市人事考试考工中心开展了市财政局公开遴选(转任)公务员考试工作,面向局属参公事业单位遴选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公务员2名,以此盘活存量人才,促进良性竞争,激发队伍活力。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培厚干部成才土壤。“党建引领是新时代重点工作方向,党员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海坦言,财政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镇江财政紧密结合青年干部工作成长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理论教育专题讲座、红色基地现场教学、党建知识竞赛等形式,不断鼓励优秀青年加入党员队伍,丰富党员结构,壮大队伍力量,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作为的青年党员先锋队。
党的二十大前夕,全市财政系统举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我是新时代镇江财政人”主题演讲比赛。“演讲比赛激发了我的动力与热情,我将把这份动力与热情转化为日常工作中为民理财的热心与耐心,更好发挥财政护航作用,为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更大贡献。”来自京口区财政局的参赛选手万程说。
健全成才机制,拓宽舞台“育好苗”
选出好苗之后,如何不负好苗?通过一系列思考与实践,市财政局建立了一套干部培育机制。采取分层分类开展定期培训、新老传帮带、座谈交流等形式,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年轻干部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市财政局安排新录用人员到财政一线岗位、窗口进行适岗工作,打磨心性,积累经验;支持选调生到镇、街道、园区、村进行基层多岗位锻炼,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选拔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历练,有效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2020年8月,我入职市财政局税政处,2021年9月被安排至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锻炼。”年轻干部张玲已经在蒋乔街道工作了一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谈及一年来的付出与收获,她感慨颇深:“这一年的工作让我更加坚定初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牢记要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虽然刚到谷阳镇工作没多久,但是能把自己了解的政策向这里的前辈们宣传,为乡村建设出一份力,我觉得开心。”市财政局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处四级主任科员陶蓉告诉记者,在基层锻炼的这段时间,她深刻感受到,作为财政人,要努力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政策制定与群众需求之间搭建桥梁。
拓宽成才道路,宽容环境“护好苗”
“完善双向激励考核机制,是激活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途径。”王国银表示,近年来,市财政局通过构建科学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聚焦平时与考事考人相结合两个要素,建立“双向激励”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奖惩并重才能更好激励发展。市财政局通过对中层干部和青年干部分序列评价,平时考核发现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干部,年度考核可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对履职不力的,则由人事部门进行谈话提醒,帮助其准确定位、查补短板。
接下来,镇江财政将助力年轻干部接好班,继承有担当、敢作为、高素质,延续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充分彰显“聚财、理财、暖企、裕民”理念,打造财政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金字招牌,为贡献财政力量、展现财政作为积极做好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