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9日
第12版:春江潮

“孤独”的玄想

□ 范德平

在“布宜”找一人时,还找到两句话。一句是马尔克斯的,一句是博尔赫斯的。

马尔克斯说: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什么也没买,就买了本《博尔赫斯全集》,放在箱子里,天天拿出来读它。

博尔赫斯说:我很想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可是眼睛不行了,只有请别人来念。

《百年孤独》在中国的影响之大,本是毋庸我再来赘言的。不过我想起了多年以前,那个许多人文学之梦开始的年代。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开花。华师大的“夏雨岛”在当时就小有名气,隔三差五都有雅集沙龙之类的活动祭出。

费翔在央视春晚唱红“一把火”的那年,我也去了华师大,在校园小住一阵凑个热闹。宋琳彼时是校园诗歌旗手,安排我住在他宿舍对面。此间,邂逅诸多校内校外的文友,有在中文系当辅导员的格非、搞评论的李劼、朱大可,来上海改稿的马原,还有《城市人》诗歌合集的几位诗友。

有趣的是大家手上都有一块多钱一本的《百年孤独》。有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黄版(译者黄锦炎等);有的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高版(译者高长荣);有的竟然是1971年台湾出版的宋版(译者宋碧云)。更有趣的是:每个人对这部小说“圣经”般的开头都能倒背如流,无一例外。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我追求语感,嬉皮地把它背诵成“多年以后,奥雷良诺上校面对行刑队,一定会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他的父亲带他去看一块巨大的冰……”

马尔克斯是一位说故事的高手,他创造了一种近乎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小说的开头短短的一句话里可以读出三个不同的时间:“多年以后”说的是未来,“面对行刑队”说的是现在,“那个遥远的下午”说的是过去。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中所描述的那样: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建立了一个自己的世界。

一次,文学沙龙轮到我主吹,虽是即兴说说,好歹要对得起认乎其真的听众。事先做了些功课,选了一些关键词,写在宋琳反面是空白的名片上,那次说的题目是《一块巨大的冰,为我们送来了魔幻现实主义》。

沙龙上,至于《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是怎么来的,有必要交待一下。马孔多其实是个蜃景之地,它的原型就是马尔克斯的故乡阿拉卡塔卡。阿拉是条河,卡塔卡是村镇。

我的讲述是这样的:何塞跟一个小伙子玩斗鸡,何塞赢了。那人急脸当场揭短,嘲笑何塞下面不行。何塞手中的长矛发怒了,那人被捅死。长矛带着血又指向一个女人,何塞让她脱掉裤腰上的枷锁,从此夜夜狂欢。死者的游魂不得安宁,经常神出鬼没地折磨何塞。何塞不得不离开这个村落,另去开疆拓土。村里不少的年轻人跟着何塞走了,经过了长途跋涉,他们找到了新的家园——马孔多。

我还说,对于先锋文学有人讳而不言,有人半遮半掩。魔幻现实主义是一块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马尔克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的写作有着强大的方法论意义,翻开《百年孤独》,把感知、触觉、味觉融入其中,就会得到一个非同凡响的阅读旅程。

尤其是魔幻现实的写作技巧,对于当时的作家来说,那是一件新鲜事,不少人也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我列举了马原的《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这些都借鉴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的写作技巧,马原自己也不否认。(其实,后来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坛的“西毒”马原,“东邪”余华、“南帝”苏童、“北丐”洪峰、“中神通”格非这文坛射雕五虎,哪个笔下没有马尔克斯?)

我还说。魔幻现实主义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与“神奇现实”差不多。我甚至把它和中国的《红楼梦》相提并论,并说:魔幻就是做梦,魔幻现实主义与“真事隐、假语存”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戏谑之言是否得到了文友的认同,不得而知,我已记不清当时的效果。)

不过,沙龙有个环节印象深刻。末了,主持人不免要总结两句,除了套话外,他提到了我当时发在《星星》上近两百行的长诗《渴望和平》和《花城》上的组诗《我们》。作品发表总不能忘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我记得当时《星星》的“责编”是叶延滨,《花城》的“责编”是朱燕玲。

主持人还说,我的组诗中那首《台历散乱在桌上,日子出了毛病》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只好接住主持人的客套话再客套两句:那些都是我这个精神之浮,思想之杂的人,写出来的梦话而已,不屑于攀上什么主义,硬要归个什么类的话,姑且可以把它们称为“后朦胧”。之所以要接住主持人的话添上这个“后缀”,是因为当初虽没“鄙视链”一说,但一个主义看不上另一个主义倒是常有的事,眼睛长在额头上装B的伪文青也大有人在。

关于马尔克斯,我还知道一些细节,后悔在那次沙龙上没有讲出来——

他的字写得很好,他曾帮人家写招牌告示来挣米钱。还有就是他讨厌学校的铃声,讨厌地窖一样的学校。大学没毕业,他就辍学离开了学校。他父母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事,试图说服儿子重返校园。

这时一位仁者仁心的乡医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对马尔克斯的父母说:“个人志向与生俱来,背道而行有碍健康,顺势而行妙药灵丹。”于是双亲不再执拗,马尔克斯也像战士一样发誓:“要么写作,要么死去。”真正把马尔克斯领上文学之路的人是卡夫卡,读了老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恍然大悟,原来写小说可以像他外婆讲鬼故事一样。

他一度落魄,因囊中羞涩胡子如野草、头发似鸡窝。他曾在报社讨生活,撰写每天的专栏三比索,要是碰到人手紧,还可客串写篇社论四比索,靠着这些扶墙之作挣点聊胜于无的稿酬,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他也曾沦为巴黎街头的流浪儿,伙食是有一顿没一顿,有时竟通身摸不出一个子儿。因而,在他眼里,巴黎的一切都抵不上加勒比海四月的一瞬。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马尔克斯卜居墨西哥城,他把自己像坐牢一样关在移民区的一间陋室里,用了18个月写下巨著《百年孤独》。

我多年前的美国之行,原本有去明尼苏达拜访诗人勃莱的日程,翻译家肖小军突然告知我,勃莱先生因阿尔茨海默症病情突然加重,不能接受我的访问。当时,我正好在离墨西哥20公里不到的圣迭戈,打听得持美国签证可免签去墨西哥,便怏怏南下,不过,那趟墨西哥之旅让我有幸与马尔克斯的墨西哥故居邂逅。

这故居就在遍布着如迷宫般低矮楼房、洋溢着西班牙风情的科约阿坎区,这里住着电影明星、前总统和许多文人墨客。

马尔克斯从1975年起一直住在这里,这房子几经翻修加盖,已是豪宅的模样,穿过大门是安静的露台,挂着提花窗帘的客厅与宽敞明亮的书房之间有令人惊艳的花园,这里就是他的终老之地。地同时异物是人非,几件往事记忆久远:落地的书架上,许多书的封面上都少不了他,他仍在过去的时光中微笑。书桌上放着香烟,他过去吞云吐雾义无反顾,一天要抽60支。他的独特方式是用前面一根的烟屁股去点下一支烟,一支接着一支。我当时在想:“醉烟”的状态下,“魔幻”在笔下是不是来得更顺当?墙上挂着加勒比小镇马孔多历史图表,阿拉卡塔卡被取而代之,这是虚构与现实的转换。

故居里,故人的遗物依然生动。桌上笔似乎还有话要说,黑胶唱片还想重新歌唱。我仿佛看见马尔克斯还在那些宽大的西服里,还有那些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鞋,好像也能重新跑动起来。那次在墨西哥城,我碰到一个长得和马尔克斯一模一样的人,他坐在查普尔特佩克城堡附近的长凳上,惟有手中树枝做的拐杖不像。

孤独的确是一种被隔离和被疏远的感觉和体验。笔耕《百年孤独》,18个月长得像一百年。在科约阿坎的上空,孤独也许是一弯吞不下的冷月,马尔克斯守着这一个人的天空,把孤独守成一份财富。不过,往深处里想,孤独倒也不是什么残酷的敌人,马尔克斯用沧桑的阅历告诉我们:孤独是写作的帮手。

再回首,蓦然了悟:却原来孤独竟是作家笔下的魂。

多年以后,再一次打开《百年孤独》,我们一定会想起那个文学之梦开始的时候,马尔克斯带着大家去看比极致的孤独更为深远的所在里盛开的花朵。

2022-09-0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14768.html 1 3 “孤独”的玄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