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露
本报通讯员 阚堪 任一鸣 张杨
7月13日,包括我市在内,江苏多地气象台发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提示白天温度将升至40℃,要注意防暑降温。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酷暑,坚守岗位,挥汗如雨,他们就是分布在全市各处的“交通人”。
坚守在路上:幕后英雄保障市民出行
您注意过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吗?有没有发现,那些在夏季生长茂盛的树,从未支出过道路的护栏?7月13日下午2点,记者在S240(镇江支线)上,找到了一群默默奉献的“修树侠”。
“从4月份开始,我们就要修剪春天发芽的树枝,还有除草。春夏长得快,一场雨很多树和草可能又要发芽了,我们要保证树枝不越过护栏。”市交通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安全应急科工作人员王鹏穿着橘色的像夹克一样厚的工作服,脸上汗水密集,他说,厚的工作服可以保护大家在修剪树枝时不被划伤。工作了11年的王鹏说,除了修剪树枝,他们还要负责公路养护、应急处置相关的工作,“这几天虽然温度高,但我们会把车停在施工处的后方,一旦有人不舒服就上车吹空调,后勤保障很到位。”
在南徐公交停保场修理车间,修理工陈文正与司机对话。“师傅,车子好像有问题了,你快来帮我检查一下。”“别急,我现在就来,你先跟我说说情况。”刚忙完上一项工作,又一辆公交车开进修理车间,驾驶员焦急地诉说车况,陈文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立刻又根据驾驶员的描述开始“诊断”。刚进场的公交车车身比柏油马路还要烫,如果不戴手套触碰的话,一碰就是一片红痕。热浪很快便让陈文身上、脸上都冒出豆大的汗珠,短短几分钟时间衣服便湿透了。
镜头转到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工程G312G346-CQ3标预制梁场建设现场,工程车辆正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运转,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200多名建设者在烈日下与火花、钢筋、水泥为伴,紧抓施工“黄金期”大干快干,战高温、抢工期、保质量,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加速跑”。49岁的钢筋工班长沈万祥说:“绑扎钢筋看似简单,其实脚下的钢筋被晒得滚烫,虽然累,可想到工程完成时的那种自豪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严守在水上:为水上安全保驾护航
“那边船上的人,把救生衣穿起来!把救生衣穿起来!”下午,在温度高达50℃的巡逻艇上,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王磊向河道中的船员喊话提醒。
记者上船时,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们反复提醒不要被船身烫到。因为在阳光直射下,船体表面可达到70℃,即便是船舱,温度也能达到50℃。前几天,在查看一艘船的机舱时,王磊不小心碰到了高温的机舱表面,手腕处便被烫出了一个伤口。
船在江中航行,站在甲板上的王磊热得满头大汗,看到装载危化品的船他会停下,登船去与船员宣传提醒,让船员及时给船只喷淋降温。“船舶暴晒后温度过高,极端情况下有可能会达到油类的燃点,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王磊说,他们辛苦一点没什么,安全最重要。
当记者来到谏壁船闸,烈日下,排挡员张立寅正在闸室旁向驶入闸口的船只挥舞绿色旗帜,示意船员可以前行。张立寅脸上挂着热汗说,谏壁船闸共有两个闸口,24小时需要有排挡员在岗,大家三班倒。只要调度员发现有船来,他们就要第一时间赶到户外的闸室,引导船只前进或者停止。两个闸口每天共有70多个闸次。尽管天气炎热,但大家都觉得能挺住,守护水上物资运输安全是职责所在。
牢守在查验点:用汗水筑牢安全“疫”线
下午3点,在沪蓉高速镇江出口,地面传来阵阵滚烫的热浪。市交通执法支队机动大队的工作人员田进作为查验点值班班长,在收费站处的核酸检测点上提醒大家排好队,注意安全距离。田进介绍,交通查验点的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要求,协助交警查验过往车辆,并引导中高风险地区所属街道前来的车辆停到等待区。记者看到,灼热的高温下,他满脸是汗的脸上始终带着一丝警惕,接受采访时也一直紧盯着查验点。
“这个查验点从3月14日开始设置,我从一开始就被抽调了过来。”田进说,在查验点这么多天,他们放行的人没有一位发生过异常。有一次有一辆车直接闯关过去,他们立即去追车,直至把车接回查验点为止。
在沪蓉高速镇江出口,来自江天集团的周明负责引导车辆去等待区,当天是他第四次来值班。晒得黝黑的周明说,查验点24小时不能缺人,他们会轮流来。天气炎热,现场降温的只有一瓶冰矿泉水。
持续的高温天气下,交通查验点防疫人员不仅自己要“战高温“,加快工作节奏确保车辆通行畅通,还要耐心解释防疫政策。从羽绒服到短袖,他们24小时坚守一线,坚决当好城市守门人。
高温还会延续,交通人的值守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