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勇
2000年12月,我脱下了军装,从部队回到了家乡。在部队期间我参加过九八抗洪抢险,荣获了“优秀士兵”奖章、入党、并担任了班长。作为一名刚退伍的老兵,找工作是需要直面的实际问题,在找工作时我与《镇江日报》相遇了。
2001年8月5日,市民政部门专门为退伍老兵设置了招聘专场,我怀揣着大专学历证书、个人的简历来到招聘会现场。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招聘桌前,我递上了简历,银行招聘人员对简历很感兴趣,请我坐下问了我几个问题,旁边好几位找工作的退伍兵也一下子围了上来,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人墙。这吸引了一位镇江日报记者,他也在旁边倾听,当我和招聘人员交谈结束后,他把我请到一边,亲切地对我进行了采访。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心情既激动又有点紧张。在一问一答中,我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记者,2001年8月11日,我的朋友在《镇江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退伍士兵找“婆家”》的稿件,其中有一个事例就是介绍的我,“我们在某银行的招聘栏前看到这样一个小伙子——小戴,当兵入伍之后,凭着自己的干劲和信心,不断努力,在五年时间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学好专业知识、完成达标项目,多次受到部队嘉奖,难怪他与银行招聘人员一接触便引起了对方的兴趣……”因为这篇报道,让我和《镇江日报》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1年8月我应聘到润州区中华路街道,在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我购买新闻写作书籍不断“充电”的同时,每天看《镇江日报》成了习惯。那时在基层工作,能在《镇江日报》登一篇稿件,感觉特别开心。辖区内一处杂草丛生的空地,被社区改造成了一座花台,我请镇江日报摄影记者石小刚老师到现场拍摄,第二天稿件就见报了,得到了街道领导的表扬。在街道工作期间,通过记者老师们的指点,让我对通讯、消息、新闻摄影有了直观的认识,经过几年的积累,发表的稿件逐渐增多。
2003年,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公开招聘100名城管执法人员,我参加了考试。因为平时经常看《镇江日报》,加上之前经常跑基层一线,与不同的采访对象接触、交流,这些经历在笔试和面试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从1700余名考生中,以笔试、面试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后来市局机关需要从基层挑选一名宣传人员,当时有几名同志一起报名,市局出题目让每人写一篇新闻稿件,由镇江日报老师担任评委。我因为在街道从事过新闻写作,有一定的经验,文章被老师看中,在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从此在组织人事处从事宣传工作,一干就是18年。
这些年,在宣传工作中先后得到了顾洪恩、花有文、张小翀、刘杨堂、徐肖东、石小刚、胡冰心、吴悠、王景曙、纪晨、李恒、文雯、吕淑萍、秦耘等多位镇江日报记者、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记者执着的敬业精神、平易近人态度,与他们的交往和友谊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每次我走进位于中山东路4号的镇江日报社大楼,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宾至如归,感觉特别的亲切。
这些年来,围绕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我在《镇江日报》撰写稿件800余篇,连续10年被《镇江日报》社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2010年5月13日,撰写的题为《很多商家只管设置,缺乏维护 夜间霓虹灯美中不足》稿件,引起了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的关注。他在看完这篇报道后,特地写了一篇长达1000余字的《读报有感》的文章。李岚清的来信在《镇江日报》头版进行了刊登,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13年我和报社记者合作采写的新闻稿件《京口环卫工全省首享休息日》被评为“江苏省好新闻(消息)一等奖”。
时光飞逝,回首这些年所走过的宣传之路,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镇江日报记者老师们的无私帮助。每一个小小的成绩,都离不开《镇江日报》这个优秀的媒体平台。在《镇江日报》复刊40年之际,我衷心的感谢镇江日报这位“良师益友”,是你帮助我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