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智慧
回老家过年,最令人期待的事情莫过于下塘摸鱼了。到了年底,村里开始陆续“干塘”。所谓“干塘”,就是把池塘的水放干,把鱼捞出来卖。
过去,家里吃条鱼不容易,就算是过年吃的那顿鱼,大多也是借来的。因为村里的池塘不多,每年都要招标才能包下鱼塘。家里要是没有包到鱼塘,只好向村里干塘的人家借。借鱼在那个年代也不稀奇。主人家干塘时,早早地就会准备好一个小本子,上面会写着:老李头草鱼三斤九两,王大娘鲤鱼两斤八两,王麻子小鲫鱼三条……来借鱼的人没有钱买,只能等到自己来年包到鱼塘的时候再还鱼。
水闸一开,池塘里的水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大人小孩挤在塘坝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待到池塘里的水渐渐少了,鱼儿们顿时没了往日水中闲游的淡定,蹦跳拥挤,乱成一团。草鱼喜欢横冲直撞,鲢鱼急躁地在水面跳个不停,鲤鱼、鲶鱼一股脑儿往淤泥里钻,尾巴在外面不停晃动,把黄黄的泥浆水甩得老高,十分热闹。看到那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想象着它被烹饪后的美味,心情真是乐得飞起。
妈妈一般是不准我下塘的,但我总是趁妈妈尚未察觉之前,就提起小桶下塘。等她发现也来不及了,反正泥已经沾了一身。
干塘的时候天气寒冷,但大家下塘摸鱼的情绪高涨,一点都不怕冷,挽起裤脚,脱掉鞋袜,争先恐后,乐成一团。当然打赤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凭脚感还能找到田螺和河蚌。这可是好家伙,只要摸上十几二十个就可以好好凑一碗菜呢。
当然,这鱼也不是随便可以摸的,大鱼理应是归主人家的。待鱼全部被主人拾掇完毕,剩下的小鱼小虾就可以尽情地去摸了。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摸到一两条漏网的鲫鱼。
摸鱼还是需要技巧的。记得第一次下塘摸鱼时,我瞅见一条骄傲的小鱼,慢悠悠地游来了,看准位置,手猛地伸到水里用力一抓,居然捉到了!我也高兴得叫了起来,举起手中的鱼朝岸边挥了又挥。小鱼拼命地挣扎,尾巴用力地上下摆动着,鱼儿全身都是泥巴,滑溜得很,我手不由得放松了,小鱼眼睁睁就从我手中逃跑了。看着它摇着尾巴,摆着身子游走,我赶紧扑过去抓,可是由于用力过猛,身子失去平衡,整个人扑在稀泥里,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有些哭笑不得,但抹了一把脸上的泥巴,又继续摸鱼去了。
大半天工夫,鱼塘里的鱼摸得差不多了,我也摸了满满一盆小鱼。虽然满身泥泞,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开心。现在条件好了,下塘摸鱼的人也少了很多,但一想起小时候干塘摸鱼的情景,我还是特别兴奋。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干塘摸鱼的快乐,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