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5日
第06版:绿色镇江

江河交汇水域船舶信用联管共治——

贡献绿色发展“镇江智慧”

本报记者 曾海蓉

本报通讯员 刘玉宝

海巡06315艇在江面犁起一道白色浪花,几只白鹭在江边觅食……1月4日,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水域,一片祥和。“水清了,三无船早就消失了,那条正在往锚地开的是免费交通船。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江豚。”金山湖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史光周表示。

2021年以来,镇江海事局推进长江与京杭运河两条水系船舶信用管理建设,确立“先交汇水域试行、再覆盖长江运河两条水系、最后向全省水系推广应用”的工作目标。如今,由镇江海事局主导,以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为目标,覆盖长江镇江段、京杭运河江苏全域的船舶信用联合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我们以信用为纽带,以‘大船、码头、小船’和‘船舶、港口、货主’两条管理链为重要抓手,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打破了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海事治理模式由条防块治向共建共治转变。”镇江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事部门在沿江率先实现内河船舶涉海运输等突出违法行为动态清零、“三无”拆解处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有效保护了长江生态。

“因为有长江下游最大的定易洲锚地,过去许多船在这里抛锚后补给供不上,要么放小艇自己开去岸边,要么雇三无船冒险出行,江河交汇水域因此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水域清洁也常常无法保障。”一位常年在这片水域从事助拖作业的“劲达拖058”船长贾传祥说。如今,这些问题不仅解决了,船舶修理也可以在镇江六圩绿色综合服务区完成,“从此船舶靠在这里,可以睡个安心觉了。”

立足江河交汇的实际,坚持创新驱动先试先行,让船民尝到了甜头,也让海事人更有信心。海事部门探索将“信用+智慧”海事监管贯穿于航运全要素、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推行船舶信用承诺制,明确8类13项告知承诺事项,推动辖区53家码头、8976艘船舶签订1.5万份信用承诺书。同时将船舶信用信息接入锚泊服务、港行调度等信息化系统,实时交互1.1亿条信息交汇记录,对海事部门和运河管理部门认定的105艘黑名单船舶、215艘黄名单船舶在电子海图中予以标注,船舶一旦靠泊作业或申请锚泊,系统将自动汇聚整合、比对分析船舶信用数据信息,作出准确识别判断,初步实现对进入辖区的信用船舶进行智能识别、智能研判、智能提醒。

水上环境保护重在减少船舶交通事故,事故越少,环境也就越好。“江河交汇水域事故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将‘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植入了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在重点水域建成运行24小时监控值守的快反处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六圩河口最高的建筑上,海事部门安装了黑光级视频监控、卡口抓拍等信息化设备,并运用这些信息化设备精准感知辖区通航秩序、及时查纠船舶显性违法行为,通过信用联合监管平台交互船舶失信行为,由此破解了内河小型船舶“管不住、管不细、管不了”的问题。镇江海事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内河小型船舶和船队违章行为同比大幅下降,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观念。随之而来的船舶安全系数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船舶险情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38.5%。

“环保、清洁、规范、有序,这就是江河交汇水域绿色发展的‘镇江智慧’。”镇江海事局局长张金宝表示,长江需要好生态,好生态离不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更需要优质服务推动,镇江海事局将持续昂首阔步,努力成为水上交通绿色发展的先行官。

2022-01-05 江河交汇水域船舶信用联管共治——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76118.html 1 3 贡献绿色发展“镇江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