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8日
第10版:全面小康·乡村标杆

党建“三部曲”,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

丹阳开发区车站社区奔小康发展纪实

车站社区向车站小学捐献物资、庆六一

2019年年底召开车站社区股份合作社表彰及分红大会

倪书记来社区调研股份合作社

车站小学庆祝国庆节活动

京杭大运河从丹阳穿城而过,镶嵌在大运河畔的丹阳开发区车站社区,30年前,这里曾是广袤的田野,农民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30年后,这里高楼耸立、商贾云集,农民们“洗脚上岸”变身市民,过着和谐富裕的新生活。

30年,车站社区以“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和实践,先行先试,成功为镇江及丹阳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探路,30年来,车站社区以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村社区变成了经济实力强社区,成功将一个昔日贫穷的车站社区打造成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镇江市文明社区。

30年,车站社区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丹阳开发区车站社区党委书记胡小锁给出的答案是:党建“三部曲”,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

改革曲,股份合作社激活富民“新动能”

车站村,因京沪铁路丹阳站坐落于此而得名。计划经济时代,由于铁路建设占用耕地及铁路系统管理体制的特殊性,车站村长期难以发展,集体经济在所属乡镇也处于中低位置。

穷则变,变则通。1986年,车站社区党委勇立改革发展潮头,以车站村为主体,联合邻村一起创办了当时江苏省第一家眼镜综合市场——丹阳眼镜市场。市场充分利用丹阳眼镜生产支柱产业和铁路大交通的叠加优势,至90年代中期,即成长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眼镜专业市场。随后,胡小锁又延伸发展了宾馆、酒店、物流等配套服务业态,车站村也凭借优质的集体物业,跃升为丹阳屈指可数的经济强村。

集体有了积累怎么办,是一分了之,是再投入再发展,如何兼顾好集体和社区居民的利益?对此,胡小锁反复斟酌,带领班子人员一轮一轮的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带队到苏州、无锡、杭州等先进地区考察,详实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方案。经过长达4年的酝酿筹备,2008年1月,镇江市第一家社区股份合作社——车站社区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

“我们村位于新老城区接合部,1997年没有了耕地,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固定资产租赁是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年村级经济发展比较快,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胡小锁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失地农民逐步转变为居民,促使当地加快探索解决村级集体资产产权“虚置”带来的问题。

“成员界定是股份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确保股份合理分配到个人。在界定之前,我们把申报表格发到每一户,广泛征求意见。对一些疑难问题,在会议上反复讨论研究。”胡小锁说。

随着车站社区集体资产不断壮大,集体收益增加,股份分红也逐年增加。多项指标稳居丹阳市村级经济首位。

改革不仅保障了村民的财产权利,还保障了他们的民主权利。在车站社区股份合作社,股东不仅享有对股份合作社资产状况、营运、处置、收益分配方案的知情权,同时还享有对董事会提出质疑、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广大村民在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两方面均有获得感。

进行曲,朝华模具城打造创业“梦工场”

随着体制的改变,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开始向车站社区汇集。其中,人的移动,对车站社区发展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一个个怀着梦想的五湖四海人,抵达车站社区时,梦想也同时低达。

在经济大潮发展面前,如何以创业带动农民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壮大集体经济?2008年5月,车站社区党委班子人员托社区股份合作社,筹资1.2亿元,倾力打造了占地120亩规模化、信息化、集群化、现代化的模具行业完善的综合载体——丹阳市朝华模具城,这为车站社区的宏伟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社区增加年收入500万元。

为了支持创业者发展,胡小锁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如:各类培训、讲座、工商及税务办理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服务。同时,丹阳朝华模具城对入驻企业负责管理服务,对产业发展负责,全力辅助入驻企业的升级换代、推动企业做精、做专、做特、做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促进行业的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

在丹阳市朝华模具城这个“梦工场”中,历经10年的建设和发展,丹阳朝华模具城已经拥有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集眼镜、塑胶、五金、压铸、铸造、冶金为一体,涵盖模具、设计、制造以及各种模具材料营销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平台,现有189家中小企业入驻创业,创业人员2500余人,一举解决了大学生创业难、下岗人员就业难的问题。

丹阳朝华模具城连续3年被评为镇江市、丹阳市创业孵化基地,先后迎来省领导前来考察调研并获点评,2017年车站社区被评为省级创业型社区。

交响曲,乡村治理绘就发展“同心圆”

车站社区在经济快速增长,且作为城中村在获取城市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人口增加、治安环境下降、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做到社区经济和社区文明两手抓两手硬?车站社区党委给出的答案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推进乡村治理,关键是党的领导。作为担任丹阳市人大代表22年的胡小锁,时刻为民建言,时刻为民办事,将一个个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借助人大平台逐一推进解决。

眼镜是丹阳的支柱产业,曾一度各种检查、收费名目繁多,经营户苦不堪言,胡小锁作为丹阳市人大代表,他积极大胆向丹阳市人大和市政府反映,提出了关于《成立由丹阳市主要领导挂帅的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建议,此建议落实后,得到了经营户的大力拥护;针对大运河沿岸脏乱差的问题,他提出的《关于建设大运河沿岸观光绿化带》的建议,得到了丹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两岸实现了绿化和美化;针对一些拆迁补偿、城中村整治等问题,他提出了《关于开发商与被拆迁户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的建议,得到了丹阳市人大常委会的认可,更好地维护普通群众的利益。

同时,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建立长效投入及管理机制,除阶段性配合上级中心工作外,坚持常态运行,形成良好预期。近年来,在车站社区党委的努力下,车站社区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实施道路铺设、小区整治、污水管道改造等工程;车站小学的学生95%是外来务工子女,车站社区先后筹资2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升级社区小学电脑、多媒体、校园网等教学设备;组建腰鼓队、舞蹈队等8支文体活动团队,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实施居民环卫费、合作医疗费用社区统包,成立丹阳首家社区慈善分站,增进民生福祉、社区和谐。

过去30年,车站社区创造了许多奇迹;未来30年,希望是另一个改革的崭新开始……(佘记其 蒋澄瑜 殷琴)

2020-12-08 丹阳开发区车站社区奔小康发展纪实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09827.html 1 3 党建“三部曲”,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