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
第10版:西津渡

华严恒顺众生愿

□ 滕建锋

首先,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到180 年前,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 年,岁在庚子。

这一年4 月,在距离中国8800 公里外的大不列颠群岛上,英国国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议题为是否出兵中国。日渐腐朽的清王朝在当时许多人眼里仍然是个难以战胜的庞大帝国,这场耗时多日的辩论最终以271 票对262 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近现代史在这次剧痛中开端。

然而,这场沿海的炮火并没有影响到当时大部分中国人宁静的生活。就在这一年的秋天,镇江城里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当然,评价为影响深远,是地方史书视角,在当时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丹徒县西彪村老朱家铁炭行的公子朱兆怀,怀揣一笔财,往西三十里来到镇江城,开设了一爿造酒作坊,取名“朱恒顺糟坊”。正是这爿糟坊,经过180 年的发展,不仅老字号屹立不倒,而且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恒就是顺,顺就是恒。”几乎每一个恒顺人都会这样向你介绍“恒顺印”。“恒顺”二字之奥妙,实在让人品味无穷。那么,朱兆怀是如何选择“恒顺”字号的呢?

2003 年,家住镇江大路宗张村的古稀老人张同生专门到访恒顺集团,他的外公张恒美是当年恒顺朱老板所开的一爿面店的小刀面师傅,曾向他讲述过一段有关“恒顺”由来的传说。

说“恒顺”起先是一家糟坊,只做老黄酒,不做醋。传说那年糟坊新开张,一大清早,便有一位老人拎了壶到柜台前声称要买醋。因为当时的醋是用坏酒做的,新店开张居然有人来买醋,大伙儿觉得不吉利,很不高兴,有人甚至想动手打这位买醋的老人。老板朱兆怀是个很有涵养的人,不但没有生气,还和颜悦色地对买醋老人说:“老师傅,对不起,现在我们还不做醋,请您日后再来。”老人答应后不拿壶就转身往外走,朱老板连声招呼他取壶,谁知老人头也不回,只说:“等你们做了好醋我再来取,醋可是能治百病的好东西呀!”

说来奇怪,老人刚走出门外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有人说,这位老人貌似华佗,一定是位神仙。于是朱兆怀定字号为“恒顺”,意为永远顺遂神仙意愿,造酒也造醋,越来越顺昌、发达。

“恒顺”语出佛经,有“经中之王” 美称的《华严经》记载,普贤菩萨在因地发心修行时,立下十大行愿,其中第九愿即“恒顺众生”。因此,也有传说朱兆怀定字号“恒顺”是受到了高僧点拨。

水者,酒之魂也,佳酒还需佳泉酿。开店之初,朱兆怀访遍镇江城里城外,到处寻泉找井觅好水。一天,朱兆怀来到焦山定慧寺,这里是重要的华严道场、佛教祖庭,礼佛之后他与老方丈说起了自己的烦恼。

老方丈听罢有言:蒙山顶上茶,扬子江中水,天下最好的水莫过于扬子江心的“中泠泉”了。乾隆皇帝南巡路过镇江时品尝了“中泠泉”后赞不绝口,回到紫禁城后还是十分想念。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乾隆皇帝想在北京附近寻找可以与“中泠泉”相媲美的泉水。他遍阅典籍,终于找到一条评判水质优劣的标准:好的泉水不仅要甘甜、洁净,而且质量越轻越好。于是,便命内务府制作了一套银斗玉秤,对天下各地的泉水进行称重:济南的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镇江的“中泠泉”,斗重一两三厘;杭州的虎跑泉,斗重一两四厘;北京的玉泉山水,水质最轻,斗重仅一两。于是下旨“大内饮水,则专取之玉泉山也”。

老方丈说完,微笑着对朱兆怀说:“到扬子江心取中泠泉水造酒可能不成,朱施主何不效仿乾隆爷,遍称镇江可采之水,自然就可以找到合适的水了。”说罢老方丈用手一指院中大石,朱兆怀定睛一看,大石上书有“恒顺众生”四个大字。

朱兆怀闻言顿悟。老方丈这是以《华严经》典故化人,酒、醋、酱都是老百姓的日常必需品,要他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所缘境,抱着一颗“恒顺众生”的心去酿酒制醋,无论是选料还是生产,都要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通过细致比较,朱兆怀最终选定了长江龙窝水。

“恒顺众生”的理念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恒顺的骨子里,无论企业发展到何种规模,恒顺始终坚守“恒顺众生”的本心、“专注酿造”的匠心、“回馈社会”的良心。

2020-11-13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05195.html 1 3 华严恒顺众生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