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最为鲜明的精髓要义是人民至上、崇高信仰、历史自觉、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天下情怀。学好用好“第三卷”,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抓住新机、勇开新局,可以指导我们“跑”得更好。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问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总是扮演着关键角色。当前,我们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诸多问题。“逆全球化”,再加上新冠疫情对世界格局和秩序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面临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更高更紧迫。对此,我们必须直面现实,突出问题导向。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事业发展的磨刀石,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第三卷”中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都是着眼于破解难题、攻克难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来展开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第三卷”,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实事求是直面矛盾,在破解难题中砥砺前行,创造更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伟大业绩。今年以来,我们直面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影响,发挥制度优势,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取得了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可以说,学好用好“第三卷”,为我们促进疫情过后经济的快速回暖,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争得先机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得“跑起来”
近几年来,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几项指标未能完成人代会确定的目标。更能引起严重关注的是,这两年我市的经济增速不仅在苏南垫底,也排在省里的倒数。2018年,3.1%的经济增速排在省里倒数第一;2019年,5.8%的经济增速排在省里倒数第三。我们都说,镇江人口少、面积小,自然经济体量也可小。但在苏南板块的五市中,我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其他四市,处于苏南城市的“V”型谷底中。看自身发展,看周边态势,镇江与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与周边城市同样面临一些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制约问题,但镇江的发展态势比较尴尬。不仅与“苏南军团”、与扬州泰州的差距拉大,更面临被淮安等市赶超的压力和可能。
我市发展的问题出在哪里?产业弱。在苏南5市,我市的一二产业占经济比重最高,化工、电力、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销售比重近60%。由此形成了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的重化型产业结构。与此同时,我市还缺乏地标性产业,更缺乏在国际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怎么解决?一个城市要发展,各项指标肯定慢不得;要想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跑出好位次,仅仅依赖传统产业也远远不够,必须要对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更需要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稳定并富有高成长性和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军赶路不追鹿”。我市要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实施产业强市。镇江产业强市再出发,要展现三个“强”:要“强”在加速度追赶上,各项指标都要进档升位;要“强”在竞争力提升上,推动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协同提升;要“强”在发展环境突破上,“硬环境”要看齐国际标准,“软环境”要优化营商环境。所以,我们镇江得跑起来,跑出加速度!
破解难题,我们已“跑起来”
上半年,我市经济增速从第一季度-9.4%的全省倒数第一,强势反弹9.9个百分点,达到0.5%,增速排名提升5位,书写了一个“V”字形反转的“胜利”姿势。与数据上的“跑”势相比,更让人激动的是我市领导干部群体“动”起来了、“跑”起来了。
上半年,我市7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和196个市重点产业项目超序时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6个、总投资636.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同比增长2.5倍;30亿元以上项目5个、同比增长25%,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新兴产业的持续推进,为我市增添了“跑”起来的耐力和持久力。
在7月31日召开的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上,把城市定位和发展愿景定为“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要求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发展布局,动员全市上下继续“跑起来”,通过“三高一争” 奋力谱写镇江很有前途的新篇章。
找准新发展跑道,助推“跑”得更好
当前,我们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等机遇,也即将迎来“十四五”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尤其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新机、勇开新局,实施好产业强市战略,找准新发展跑道,跑出更好成绩。
找准创新发展的跑道,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突出聚力“产业强市”;建好产业链,发展先进制造业;注重产业的协同集群发展,引导制造业向“高端、高新、高效”的方向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国际有影响、全国有地位”的航空航天城、汽车城、数字城,力争成为产业强市新地标;加快数字镇江建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培育更多的行业“单打冠军”、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找准协调发展的跑道,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适应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变化。注重协调“双循环”;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促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协调投资、出口、消费这个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实现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协调区域发展结构,适度进行区划调整解决“飞地”问题、弱区问题,提高茅山老区发展水平;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不充分问题;协调各种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促进多种所有制协同发展;协调收入分配机制不断完善,促使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改善。
找准绿色发展的跑道,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达成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能源体系。要继续“低碳镇江”“精美镇江”建设,争取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坚决摒弃错误的发展观,不再以GDP论英雄。逐步建立分级分类、合理的节能目标评价体系,发挥好公共机构对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找准开放发展的跑道,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拓新时代镇江对外开放新格局。要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及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战略建设;消除更多的外商投资限制指数,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实施服务业与制造业开放双轮驱动;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我市的经济规模还不够大、资源集聚能力还不够强,唯有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优势、抢得先机。
找准共享发展的跑道,解决发展公平正义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共享发展理念又集中体现了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要让人民享有优质发展成果,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立足解决民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
(作者单位:镇江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