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婕
阳光透过大棚,在葡萄架下洒下一片斑驳。颗颗饱满的“醉金香”葡萄,晶莹透亮,映在森羽农场主姚松廷黝黑的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再帮我送4盒‘醉金香’,同事都说好吃”“老板,我们店要补货,今天还能送多少?”“还剩五六天就收尾了?这么快?”……微信里不停跳出信息,让这个自称“农人老姚”的“80后”有些忙乱。
母亲朱友娣是他的得力助手,收到“转发信息”后,立即钻进了果园采摘。“60后”母亲忙农活是一把好手,“以前插秧,整个生产队里,数我最快!”她尽管不太懂儿子倾尽所有浇灌的“田园梦”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她说,“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在农村也有前途”。
1984年,姚松廷出生在扬中原长旺镇六墩子村,从小就是乡亲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老乡朱珍娣看着他长大:“小时候就聪明懂事,比一般的‘同年宝’(同龄人)肯吃苦,到现在还记得他上小学的时候到田里帮忙做事。”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在那个种地靠劳力的年代,小松廷帮着推板车上打谷场的背影,留在了大人们的记忆中。
而让父亲姚忠平引以为豪的是,成绩优秀的儿子一直“被看好”——上大学,走出去、干大事!
“坐在家门口,守着一亩三分地,有什么出息?”曾经在姚忠平眼中,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一种落后。“改革开放后,扬中的乡镇企业发展起来,进厂上班、进城打工,才算本事。留下来种田的,基本算是‘没落户’!”在儿子出生后,他就自学自行车修理,后来在县城开了间自行车修理铺。也因此,他对“跳农门”有着特殊的情结,并寄望儿子能“跳得更远”。
在父辈的影响下,高考填志愿时,姚松廷毅然将“应用物理”作为第一志愿,志在“大城市广阔的天空”。最终因机缘巧合,被扬州大学农学院录取,“说实话,不太想学,怎么就业?”
回看当时的扬中。作为“农业小市”,2000年初,扬中人均耕地不足0.5亩,并且从当年“千河疏浚”项目背景——“现有3512条河道,多数10余年未清淤,引排不畅且水质差”,可见当时农村环境亟待改善。一家人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进入扬中农委工作后,姚松廷眼看着农村的前景一天天清晰:随着土地流转加快、人居环境改善,从单一种植,到发展综合性农场,(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