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跃兴
中国新闻网最近报道: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多个人工智能联合演唱了一首名为《智联家园》的主题曲。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的一点是,就连这首主题曲的作曲也是人工智能。而在今年6月,《智联家园》的“曲作者”人工智能“小冰”,刚刚被授予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
“我们一般认为音乐是一个纯艺术的事情,但其实可以分两块来看:音乐既有艺术和情感的东西,也有一定规则,特别是在旋律创作、编曲中。比如说比较常用的和弦排列结构就会有一定规则在里面。”而目前小冰就是针对音乐创作中“有规则可循”的部分进行“创作”的。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不用模仿人类“思考”,就可以根据数据“创作”出音乐作品。
AI技术大举进入艺术领域,引发人们尤其是艺术家的忧虑“艺术会面临消亡吗?”
对于AI技术进入艺术领域,有的抱着悲观的看法,认为艺术会被AI艺术取代而消亡;有的认为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结合互补、艺术与人工智能学科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有的则认为未来或许是人类艺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共同发展。
无疑,今天,我们的文化艺术已经进入AI(人工智能)时代,作为精神现象的文化艺术,自然会受到它的制约和对抗。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带来了一种新的创造,以致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人类创作者达到文化艺术的高产能,但也给人类创作艺术带来了冲击和挑战。AI(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文化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是不同的。
AI参与艺术创作,其优势在于高产能,但它又是高度定制化的、技术化的。这也就决定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创作,无法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人的灵魂、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审美感性经验。
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人类的价值更多是体现在情感方面,或者说是人工智能还没有涉及的创新的领域。这是人的精神价值体现的地方。因此,人工智能无论怎样发展,也很难取代人类的情感、精神和灵魂。人类的文化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是非常珍贵的,我们可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看到人工智能影响人类的思想碰撞。人类的文化艺术远不会停止或者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