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唐守伦
江苏省高招录取工作从8月7日正式开始。每个批次填报征求志愿(时间表附在考生准考证背面)的前一天或当天,考生可查询到前一段时间的录取结果;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考生通过6种方式可查询到本批次各轮志愿的全部录取情况。
从近年来发生的高考招生诈骗的情况来看,以往这个时段,也是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的高发期。“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前发奖学金”等各式骗法经常上演。因此,各部门联手出击,筑牢防范“虚假招生”的防线,显得尤为必要。
联手持续打击,不给可乘之机。近年来,教育部每年发布全国高校名单,这为人们识别“虚假招生”信息立起了一面镜子,也为有效地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证。特别是经教育、公安、网信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打击,绝大多数以诈骗为目的的“虚假大学”已难以继续招摇撞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每年的虚假招生屡禁不止,还有可能出现新的“虚假大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各部门要及早研究打击“虚假招生”面临的新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打击对策,让“虚假招生”无立足之地,避免考生受骗上当的闹剧重演。
运用信息技术,筑牢防骗防线。通常“虚假大学”会通过各种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诱惑考生和考生家长报考。如今,江苏考生在每个批次填报征求志愿的前一天或当天,考生就可查询到前一段时间的录取结果;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考生可查询到本批次各轮志愿的全部录取情况。且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江苏招考”App进行查询,还可通过各市、县(市、区)招办和院校招生网站查询,也可拨打电信声讯电话16887799查询。这些查询途径相互印证,帮助考生和家长有效地提防招录“陷阱”。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骗能力。高考无捷径,交钱即上学都是招摇撞骗。近期,教育部多次提醒广大考生与家长,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低分上名校”的谎言,在志愿填报时做到:查官网官微、查代码、看分数、平常心,不要相信任何谎言。各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协作力度,发布打击“虚假招生”的典型案例,防止考生重蹈受骗覆辙。考生和家长也不能当旁观者,要及时地向教育、公安、工商等部门举报虚假招生信息,进一步加大对“虚假招生”以及制售虚假学历文凭的打击力度,让“虚假招生”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营造良好的高考招生环境。
“虚假大学”令人深恶痛绝,打掉“虚假大学”并非一日之功。尽管在有关部门联手打击下,“虚假大学”的生存空间受到有效地遏制,但仍需要持续发力,筑牢防范“虚假招生”的坚强防线,让高考招生环境更加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