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7日
第01版:头版

脱贫攻坚路上“糜林们”坚定前行

“亚夫现象”“糜林精神”星火燎原开花结果

本报通讯员 杨林

本报记者 徐蕾 继业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在镇江大地上,近年来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事业努力奋斗的典型人物层出不穷。作为“亚夫二代”中的代表人物,江苏“时代楷模”糜林践行了一生为农服务、助力脱贫的宗旨和使命。糜林虽走了,但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农业专家和优秀职业农民正加入为农服务团队,“亚夫现象”“糜林精神”从这里星火燎原、开花结果,正惠及更多贫困地区。

糜林是亚夫团队工作室的重要一员。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曾评价糜林“是最受农民欢迎的镇江专家,是全中国最会种梨的专家”。30多年来,糜林扎根“三农”一线,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引进果树品种和技术入手,对前景好、效益高的品种提前试种,总结出成熟栽种经验后,再“掰开嚼碎”传授给农民。正是因糜林多年的坚守付出,一批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的优质果树在镇江生根开花,结出了“富民果”。

提起糜林,赵亚夫又回忆起去年8月他们一起到贵州沿河县指导当地农民种植的经历:当时一行人冒着高温,爬山、上坡、下坡,花了3天时间,跑了17个自然村,最后到达海拔1100米的高峰村。面对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糜林红了眼眶:“这个地区都是高山沟壑,我们这么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于是,他和赵老坐在山梁上,商量脱贫之法。两人一致认为,要在沿河推广扶贫结对的方式,培育更多的当地“亚夫”,把全县的致富带头人组织起来,一起领到与高峰村结对的张家港市善港村去学习。之后的3天,糜林一面和当地同志召集致富带头人,一面和赵亚夫一起在高峰村的产业园手把手教农民剪枝。三天里睡了不足10个小时,糜林第4天就领着第一批50名沿河致富带头人奔赴千里之外的善港农民培训学院学习。后来,他还组织大家集中来我市茅山老区实践教学。多方努力下,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糜林为沿河培养了近1500名致富带头人。

“国内外好的品种和技术,我们不能照搬,要消化、吸收、创新,经反复试验成功后再教农民使用,这样他们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在糜林的无私指导下,(下转2版)

2020-07-07 “亚夫现象”“糜林精神”星火燎原开花结果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86365.html 1 3 脱贫攻坚路上“糜林们”坚定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