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0年06月09日
第01版:头版

更强担当 更实举措 更硬作风

为长江大保护贡献“镇江力量”

载2020年6月6日新华日报

镇江,因江而生、因江而名、因江而兴,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更肩负守护长江生态屏障的重任。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说:“镇江拥有江苏最长的长江岸线,我们要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跑起来’,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贡献镇江力量。”

水绿,生产岸线蝶变生态岸线

与一些沿江城市一样,“重化围江”成为镇江高质量发展中的一大“痛点”。镇江市代市长徐曙海说,多年来,镇江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进长江大保护,将化工整治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重中之重,着力把长江镇江段建成绿色生态廊道。

2006年起,镇江先后开展5轮化工专项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化工企业关停并转,优化全市产业结构。“目前,镇江化工企业总数从2006年的500多家降至93家,化工企业数列全省倒数第二,仅占江苏沿江8市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的3.5%。”镇江市化治办主任卜晓放说。

5月18日一早,丹徒区世业镇兴隆村村民洪德军来到江堤上跑步。江风习习,绿树成荫。“以前江边有好几处砂石码头和几家造船厂,空气不好,水污染也严重,前几年都相继关闭。”

镇江一边做好破解“重化围江”的生态减法,一边做好绿化造林修复生态的加法。

“镇江持续开展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在省林业局下达2019-2020年长江两岸造林任务2700亩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全市共上报计划成片造林面积4505亩。”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跃生说,目前镇江完成长江两岸绿化造林4810亩,超额完成省定和自定任务。

水清,溯本求源重塑“生态源泉”

游耍时上游下蹿,喷出一串串水柱……4月中下旬以来,在江边散步的镇江市民欣喜地发现,久违的“水中精灵”江豚频频出现。江豚是珍稀濒危水生物,对环境要求很高。长江镇江段是江豚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江豚种群曾一度因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快速衰减。

镇江早在17年前就建立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10个江豚保护区中唯一禁航的区域。然而,生态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平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12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7000多亩江滩湿地被非法侵占。(下转2版)

2020-06-09 更强担当 更实举措 更硬作风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81990.html 1 3 为长江大保护贡献“镇江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