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糜林,因癌症晚期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18日20时40分在句容逝世,享年57岁……愿他在天堂没有病痛,也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我父亲的亲朋好友。” 19日上午9时,这条在糜林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噩耗,一下子震惊了所有看到消息的人。
糜林是我市一位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的果树专家。从业33年来,农民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他的研究涉及桃、梨、柿、葡萄、草莓、柑橘、大樱桃、无花果、猕猴桃等水果种植,30余项农业创新成果让广大农民普遍受益。糜林的足迹遍布全国5个省区,年均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帮助农民年增收3000多万元。就在今年抗击疫情期间,糜林还是省农科院组建的百名知名专家科技服务团成员之一。
消息的发布者、糜林女儿糜蓉说,父亲年前还在马不停蹄地跑农户,他一家家走访,为农民示范果树修剪技术,他随身携带的本子,记满了一家家农户何时要干什么的提醒……父亲对农户的事很上心,但对自己个人的事却有些马虎。因为牙周炎,他几乎掉了半口牙却没有时间去装牙;因为常年下田为农服务,一手老茧,浑身晒得黑乎乎却从不在意。父亲也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即便在2月5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对治疗仍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会康复,能继续为农民服务……
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赵亚夫得知糜林去世的消息后,急得血压骤升,为失去一位为农服务的亲密战友痛惜不已。赵亚夫还记得30多年前,糜林到果树研究室报到、跟他学习的场景。赵老说,糜林来自农村,学的是农业,对农民充满感情。上世纪80年代,糜林在镇江最早试种无花果并掌握了技术。如今句容白兔和丹徒江心洲的无花果产业都是在用他的技术成果。后来他又在桃、梨、葡萄、草莓等很多鲜果种植上攻关钻研、探索创新,成长为全省一流的农业专家。1995年糜林到日本佐贺县果树试验场研修,1996年回国后为新办的万山红遍农业园贡献力量,2007年担任镇江农科所果树研究室主任,2008年入川参加对口援建“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糜林是位实干型的专家,他既能讲给农民听,又能做给农民看。他是农民的朋友,农民都信任他、愿意跟他学。赵老表示,糜林走了大家都很扼腕,他的离世是我省农业界的重大损失。
2月3日,糜林在去南京治病前还去农科院上班了。糜蓉说,父亲心里放不下农民,始终在想着帮助年轻人快快成长,好让更多的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糜林的同事、镇江农科院果树研究室副主任万春雁不敢相信老师就这么走了。她哽咽着说,前些天糜主任还在和他们商量着梨、葡萄和柑橘等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老师是自己为农服务的人生导师,如师如父。农民非常欢迎他,因为他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艰深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他常年受邀到各地指导却从不嫌麻烦。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农民要真挚,要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农民少走弯路!不能让农民辛苦一年,最后还遭受损失”。
昨日的风似乎格外地忧伤,风从世业洲上高架草莓大棚上掠过,风从杏虎村即将吐芽的千亩桃林里吹过,风还在万山红遍农业园的砂梨试验田中盘旋……糜林曾经帮助过的农民们来了,他带过的农业科技人员来了,他指导过的农业合作社成员来了……大家都在为糜林的离去而悲伤。因为疫情,更多的人通过打电话、微信、QQ、微博、公众号等方式在为这位农民的“朋友”送行……
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党总支书记聂永平专程到句容吊唁糜林。先锋村正是因为糜林的高架草莓技术在村里的四季春农业园落地生根,走上了现代高效农业的致富之路。聂永平沉痛地回忆说,他们有困难,糜林主任会随请随到,如今糜林主任的高垄种植草莓、定植园和育苗圃结合、连栋三层保温大棚等高架草莓技术已成为农民手中最实用、节本、省工、高效的致富法宝,农民们永远记得他。
本报记者 栾继业 本报通讯员 单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