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润 新
每次走过丹徒区宝堰镇,总想看清通济河。或者之前在通济河上走过的人,或者是我一样的过客,或者是扎根下来成为当地炊烟起处的村民。
1976年新开挖的通济河走到上桥时,向北急转,形成直角,呈“L”型。我觉得从这“L”型套筒板子般的身上可以找出线索。那些被时光收走的历史,随着“L”型套筒板子的旋紧、松动,宝堰的生命时光、古老通济河的记忆渐渐露了出来。
后亭桥、通济河桥、向阳桥三座大桥横跨在新通济河上,演绎着宝堰生命进程的某个特殊时段,提醒我把目光朝历史的深处伸展。
沿着宝堰烈士陵园向西走,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旧址的门前就是古通济河。这里曾是“怡和酒行”张浩明建的码头。码头有脚踏台阶,前沿水深4米,40吨以上大船可以停靠。向西100米就是通济河的地标:三圈桥,又称太平桥、三仙桥,也是太平桥码头的旧址。尽管隔着时间的帷幕,但这帷幕对我而言是那么的薄,似乎能闻到那已过去的气息。向西300米,现在的老镇荣公路旁就是宝堰著名的大码头。通济河贯通集镇的中心,大码头身处要冲,岸线达300米,水深4米。大码头向西约500米就是私人建造的专用码头——北闸口码头。此码头由共义油坊建造。时间蒸煮码头,码头慢慢地融化在流淌的古通济河中,太平桥(三圈桥、三仙桥)则成了唯一的码头历史遗品。
一条河流,一座古镇,一个水波,一个秘密。
1976年开挖新通济河,在宝堰西南磨盘山出土了红陶、灰陶、印纹陶残片。专家研究认定,远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有先辈繁衍生息,从此揭开了“宝堰”一词的面纱。该地原名“拦水村”,后人口增多就筑坝拦水,因而取名“堰坝”。和所有人类文明一样,他们逐水而居,依水而存。通济河具体成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但先辈视“堰坝”为宝,以水为宝,才取名“宝堰”。通济河连通太湖,就像“江南水乡”群底边的花纹和“丘陵上的头颅”上会在这里碰头。
在宝堰古镇吃“宝堰面”,你能感受到吴文化把通济河两岸熏透风干,像这里的小吃“香干”一样香味弥散。听宾客吴语交流:“你到窝里开格”——“你到那里去的”,“散交”——“昨天”等,古老的吴语词汇,发音在如今依旧青春容颜,广泛流传。“宝堰面”的做法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它别具一格。经营者力求面条身骨柔中有硬,下面条时注重沸水入锅,水清不糊。等到面条透熟,加之自己所熬制的酱油加鲜、加甜。面条起锅时讲究将先熬制的调料放入碗内,最后再以麻油或荤油浇在上面。或干拌,或带汤,香味诱人。再加一碗长时间煨煮的浓骨头汤,边吃边喝汤,其美味无比。这种吃法,这种食面的创新,让吴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变化革新,有了很大的空间。调味之丰,味道之浓,做法之精,吃法之讲究,处处体现着吴文化的精细、雅致。
太湖流域是江南水乡的心脏,通济河是宝堰连接洮湖、滆湖、太湖地区的动脉。通济河水不舍昼夜,宝堰百姓生生不息。清末民初,宝堰这里已有两三百家商店,粮食成交量最高年份达21万担,酒业成交量最高达40万担。“路行车马,水行风帆”使宝堰有了“小南京”之称。水的触摸,拍打着码头的脚步;人员之广,改变了重农轻商的中原文化;客高云集,有了“亦农亦商”崭新的吴文化。不少人开始习惯坐茶馆,进饭店,早上吃碗“宝堰面”。
幽蓝而空灵的山水,令人心抚慰,通济河水夹着吴文化的气息,渐行渐阔。吴文化中渗透到骨髓的儒家文化又大大提升了展现的空间。
宝堰人李雨春,清咸丰年间创建“铭记酒行”,极盛时期,一年经营白酒40万担,是宝堰有百万资产的商业巨子。1896年,花甲之寿后的李雨春将酒行交给儿子李培田,自己留心慈善事业。清光绪二十五年,江南大旱,他一面派人为饥民施粥,一面联合地方绅商,慷慨捐助纹银约5万两,以工代赈疏浚通济河,开挖塘堤,继而带头捐资兴建宝堰三孔平桥。
他儿子李培田接任“铭记酒行”后不忘其父旧事,民国二年(1913年)会同丹徒、句容、江宁三县名流到省府陈请通济河续浚一事,虽得赞许,但未予实施。是年,他又在宝堰创办了第三高等小学,不收学费,供外地学生食宿,慈善文化在通济河岸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发展。一个人热爱家乡,乐于慈善,雅好通济河,把一生一世的眷念系挂在一河绕集镇的土地上。就像一个游子把人生最美好的回忆留在了通济河两岸。
我在宝堰镇上行走,触摸通济河水,这是一瞬间之事,像激流卷起的一个小小漩涡,感觉千年的通济河也不过弹指一挥间。历史并非只是过去的事物,它在大地上仍以各种方式发生着影响。通济河因水流的冲刷、沉淀,集镇的发展而变形、改道,但从前清流可目的地方仍旧璀璨。我只是匆匆而过,了解得少之又少,只是聚焦和张扬了其中灿烂的某个部分,但这已足以使我的心灵得到抚慰。它就像一股心灵不绝的水流滋养着宝堰一方水土蔚然充沛的精神。
通济河水向东流,流进运河参北斗,流入太湖进杭州,流过宝堰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