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良
近年来,镇江教育走上了优先发展的快车道。走进新时代,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化教育体系,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教育更得人民欣赏。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在前不久召开的镇江教育大会上,镇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职业发展通道畅通、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待遇保障机制完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的目标。还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的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科学谋划镇江“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思路,到2022年全面完成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任务,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构建公办为主、非营利性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对于镇江教育人来说,就是要真诚地尊重教师,维护好教师权益,更多鼓励他们主动发展,努力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安全感。要继续擦亮学前教育这张名片,在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紧扣普惠、优质两大关键词,进一步从公、民并举走向公、民共优,切实提高国家实验区建设的含金量,真正给幼儿一个基础扎实、健康活泼的童年。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市系列教育改革文件,系统谋划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构建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事业发展格局。
完善现代化教育体系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变化,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原有规划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主城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足、校园周边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加剧。去年,“八校联动、三大工程”作为镇江市政府“百项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进行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随着上述教育民生工程的竣工,市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将进一步扩大,必将有力促进市区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全面落实《镇江市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7-2035)》,编制出台《镇江市主城区学前教育布局规划(2018—2035)》,优化县级市教育布局规划,强化教育规划的龙头指引和刚性约束。同时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提前谋划增量需求,化解资源存量缺口,保障群众入学需求。以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振兴乡村教育等为抓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推动镇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要倾听群众呼声,用更加贴心、更有创造性的举措,真正解决好群众对教育的所需所想所盼。在扎实推进“八校联动、三大工程”、常态化实施各项惠民举措的同时,要针对“择校热”“大班额”等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课外学习负担过重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加强专项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继续巩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果,着力解决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后的持续发展问题,防范地下办班、“小作坊”等校外培训机构新变种,全面推进弹性离校制度,抓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切实解决家长现实需求。围绕违规入学、违规考试、超前超标教学10项治理重点,坚决查处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实保障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