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
第06版:未晚亭

“多为村里做点事,我心里就踏实”

八旬老党员甘于奉献永葆初心

王怀龙在店里看报学习。徐心俊 摄

“王大爷,买袋盐。”“来了来了。”听闻有喊声,王怀龙从椅子上起身给顾客拿盐。王怀龙的这家小卖部位于鸣凤村,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附近村民只要缺点什么就来小卖部。

王怀龙今年85岁,虽衣着朴素,甚至洗得有点褪色,但是胸前的党徽却很明亮。“1990年,我从村里退下来后就一直在这里,那时候这里是供销社的双代点。”王怀龙说,1958年至1990年,他一直在鸣凤村工作,把村集体这个大家庭当作自己的家。

“我的童年经历比较坎坷。”王怀龙回忆,他年幼丧母,在继母的折磨中艰难度日,随后又感染血吸虫病,一度生命垂危,在死神手中侥幸逃生。1958年,父亲与弟弟都去了外地打工,王怀龙一人在家,那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村干部找王怀龙,说要把房子拿出来做食堂,他二话不说就把房子给了集体。村干部见他很积极,就叫他到村里去当治保主任,后又当了农技员和水利员,由于王怀龙对工作认真负责,不久村里又推荐他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后,王怀龙一直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他乐于奉献,不求回报,出钱出力,遇事从不推辞。1958年的一天,雨下得很大,由于水流湍急,水通(涵闸)的门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始终关不上,王怀龙顾不上危险,在极可能形成漩涡的情况下纵身一跃,经过一番努力,王怀龙终于把门关上,避免了灾害发生。1990年,当时小永丰圩南边小河水路不畅,王怀龙主动花钱买了6节水泥管埋在坝头上,自己动手浇了2个小闸门,控制了水路,使小永丰圩不再遭受水涝,连大永丰圩的水路都受到控制。

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就算已经不在村里工作了,王怀龙还在心里记挂着。以前镇海四组前后3个圩高低不等,下了大雨要排涝,栽秧时节要上水,多少年都是他负责管水。当时圩内没有电站,全靠江里来水,要候着潮汛,经常起早摸黑,有时半夜,刮风下雨也要去开闸关闸。直到80岁,一条腿拖不动了,才交给别人。

“从1987年到2006年,我10次被评为扬中市‘优秀共产党员’。”王怀龙自豪地表示,“说来惭愧,工作做得不多,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实在不少。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多为村里做点事,我心里就踏实。”

徐嘉雯 徐心俊

2019-11-25 八旬老党员甘于奉献永葆初心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4616.html 1 3 “多为村里做点事,我心里就踏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