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为子孙后代而记录

——小探《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镇江地区编纂工作

讨论现场

本报记者 花 蕾

四两棉花八把弓——慢慢弹(谈)。

睡不着,怪床歪。

到嘴不到肚。

……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猜一自然现象)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着个黑葡萄 。(猜一人体器官)

年纪不大,胡子一把,爱吃青草,常喊妈妈(猜一动物)

……

这些俗语和谜语将被收集到《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里去。2018年1月,我国全面启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工作。如今,我市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目前已经初步完成说唱和俗语两部分的整理收集,谜语的整理工作正在进行。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构建大型民间文学文库

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是“传承发展工程”设立15个重大工程之一,该工程由中国文联总负责,由中国民协具体组织实施。

《大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整理和收集中国民间文学资料,出版大型文库《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电子文献数据库,并通过这一工程的运行,开展一系列中国民间文学为主题的社会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保护、传播,形成全社会热爱民间文学的热潮,形成德在民间、艺在民间、文在民间的共识,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筑牢和夯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群众基础。

《大系》萃取经典、服务当代,通过专家甄别遴选出民间文学各个门类当中符合中华人文精神的经典性作品,以供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大系》立足区域特色、彰显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把握民间文学实质,尊重民间文学规律,凸显全国各区域民间文化的传统与丰富样式,表现当代民间日常生活。

《大系》按照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民间文学理论等类别与系列编选,精中选精,计划出版1000卷,每卷100万字。

10亿字相当于4部《四库全书》的量。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时代,通过《大系》的编纂,对我国民间文学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搜集、系统整理和汇总结集,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能拒绝的历史使命,也为子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记录和资源。

(下图为说唱卷收集的“清曲”手抄本)

镇江民间文学底蕴丰厚

镇江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化蕴藏丰厚。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市就出刊了有全国影响的《民间旬刊》。

上世纪60年代,镇江民间文学研究小组成立,共组织了8次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化田野作业活动,编印了采风集8本。上世纪80年代又创办了我国第一张民俗小报《乡土》,并被载入中国民间文学大事记。1987年,组织有4000多人参加的大规模的“七五”科研项目民间文艺集成田野作业调查,共采录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1600多万字,编纂了省内最齐全的93个乡(镇)的原始资料本,出版了多部相关书籍……

这些均为成功筹建全国首家“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乃至后来建立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走出一条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路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市著名的民间文艺专家、学者康新民建议建立镇江市民间文艺资料库,该建议立即得到原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王鸿的积极支持。经过紧张筹备,1991年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成立。这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专以挖掘、收藏、研究、开发民间文艺资料为主的全民事业性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库”。

说唱和俗语采集整理已完成

“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大系》中镇江地区说唱和俗语两部分的资料采集和整理工作。”镇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金璐明介绍,镇江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物产丰饶的经济基础,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产生了无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我市在民间文学挖掘方面起步较早,所以收集工作整理工作进行很顺利。

镇江地区的说唱作品以清曲和评话最为典型,目前我市已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卷》(江苏卷)镇江地域的濒临灭绝项目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共挖掘出清曲传统曲目手稿本100多本;评话100多万字,以及还有一些“丹阳啷当”“打五件”“麒麟唱”等多首散落在民间的唱本、音带。镇江曾经有非常浓厚的评书氛围,过去就有“扬州评话镇江说”之称,繁盛时镇江城里有10多家有名的书场,此次,评话《八窍珠》传人黄俊章说《八窍珠》就被整理收入了《大系》。

镇江民间语言丰富。很多俗语描述生动有趣而又准确。金璐明说,人们习惯上使用“俗语”来指称一切民间口头语汇,《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所收录的俗语包括五类,分别为歇后语、俗短语、绕口令、口彩语及其他。“被窝里放屁——能闻(文)能捂(武)”“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采集整理时每条俗语都会注明其释义、采集者、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经过对镇江地区的俗语挖掘和整理工作,收集到在镇江地区广为流传的歇后语、俗语近5万字。

谜语收集整理正在进行中,

欢迎市民提供资料

“谜语”古称“廋词”“隐语”,俗称“打谜”“破闷儿”,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多种描绘手法,来映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自古传承,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从事谜语收集研究近40年的王正亮牵头负责《大系》的谜语江苏卷镇江部分的采集整理工作。

王正亮介绍,谜语起于民间,大部分也流行于民间,具有民间文学口头表达的特征和匿名创作、流传的特色。谜语与文人灯谜制作方法迥异。一般说来,民间流传的谜语通俗自然、生动形象、构思精巧、口语化特色鲜明;文人谜语(灯谜)用词典雅,多用典故,这次整理出版的主要是在民间流传的谜语。

今年9月份,我市开始两条腿走路收集谜语,一是立足镇江市民间文艺资料馆藏资料(大部分也是我市民间文学工作者长期的民间采集、整理而成);二是从身边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口中,采集。很快采集到了千条以上谜语。

王正亮介绍,镇江目前收集的谜语,分几个部分:一是与镇江历史文化相关,在镇江流传很广的谜语。如早年收集的两条:水漫金山闹盈盈,吓得许仙不像人,白蛇娘娘当中坐,小青立在下面听(字),谜底是“源”。二是老谜家采集自丹徒、丹阳、句容民间的一些谜语作品。如:外头叫开门,开门不见人;要知甚名姓,一见就分明。(猜一物品)谜底是“信”,此谜采集自丹阳东风村,一位男性姓庄的老者;“弯弯扭扭一把刀,走出西山闯山东;人人说我三十岁,二十七八就收终”。(猜一自然物)谜底是“月亮”。此谜采集自一位80岁的吴姓老太。第三部分来自民间文艺资料馆馆藏。采集者发现一本1935年出版的《民间谜语全集》影印本,该书收集的都是1935年之前的民间作品。镇江谜语采集组的专家们在收编时,进行了大量的甄别、取舍、整理。

目前,《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江苏卷》正在编纂之中。谜语采集整理的工作正在进行,王正亮希望喜欢收集谜语的市民也来提供内容。把儿时听长辈说过的、上学时听老师同学们讲过的谜语珍藏拿出来,投稿格式为谜语加上您的联系方式,电子稿投邮箱:1094661669@qq.com;纸质稿寄:镇江御桥港路3号云开甲第1—302室王先生收。说不定,您提供的谜语也能收入《大系》哦。

2019-10-25 ——小探《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镇江地区编纂工作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0156.html 1 3 为子孙后代而记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