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关掉采石场改吃绿色饭,脱了“贫困帽”圆了致富梦——

水台唱好乡村振兴“近水楼台”曲

继 业 摄

曾经靠吃资源饭的水台村,下定决心关闭采石宕口,依靠科技力量、坚持规划先行,走上了生态发展的绿色致富之路,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实现村美民富的梦想。

金秋时节,从市区出发,途经十里长山大学城,横跨新312国道,便进入了丹徒区高资街道最南端的一个村落——水台村。村里新建的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闻捷诗歌馆正在做最后的扫尾工作;村中央的大干水库环湖通道即将完成闭环;横山脚下桃家湾核心区的400多亩有机新阳光水稻已经成熟、收割在即;而村庄的第三轴工程从后黄自然村到青山自然村的6米宽黑色沥青路面也正在抓紧施工……

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水台村的兴旺宜居,因为一些苏南著名村落的影像成功复制,现在已很难再看到这里曾是茅山老区贫困村的烙印。巨变从何而来?答案似乎就在村党总支书记张志青搬出的一大摞规划设计书中。村庄建设规划、农村道路提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记者是首次见到一个村有这么多、这么全的由专业机构设计制定的规划!张志青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些可是村里的宝贝,水台的乡村振兴靠的就是规划先行!”

2010年起当选村书记的张志青,聊起水台村十年发展,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水台村原本多年来是吃资源饭,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大大小小采石场、石灰窑的租金收入,这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度村里吃水的水源地——青山水库都被污染了,所以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1年村里请来了农业专家赵亚夫等把脉支招,确立了利用自然资源、种植有机稻米的发展思路。当年水青专业合作社成立,入社100多户农户,生产的新阳光大米也一炮打响,村里还先后建成了稻米加工厂、注册了“水青”牌商标、取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售价20元一公斤新阳光大米因为口味外形均好于同类产品,获得市场青睐,亩均收益超过700元。截至去年,水台400多亩有机稻和600多亩绿色水稻取得了75万元左右的净利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起,结合西南环境综合整治,水台村陆续关闭了所有的采石场、石灰窑和污染企业,取而代之的是水青专业合作社、西林茶叶合作社、天成养殖专业合作社、春之蕾苗木合作社等,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不仅填补了村集体收入的空白,也解决了百姓就业和农产品销售等难题。而全国劳模赵亚夫、果种专家糜林、种植专家沈晓昆等服务团队让水台的农业发展有了智囊团。天成公司的负责人戴网成告诉记者,受益于专家团队帮助,今年他们种植的茶用长山金菊卖到一元一朵,数万朵还供不应求,已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养殖的珍稀品种凤头鸭不久前刚通过国家良种基地认证,准备扩容到5000只以上的存栏规模。

农业产业项目的成功,让水台村焕发了新生。回想起数年前,有关省领导来水台村视察,因为村庄道路太窄,面包车都进不来的窘境,如今的水台村修好6米宽村道可是让邻村人羡煞,且分步实施,形成了高水线、水黄线、黄青线等3条轴心干线;新建了健身公园、省级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形成了生态养殖区、有机种养生态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精品林果种植示范区、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区、生态茶园营造示范区和工业遗产保护区为主的七区多点。

闻捷诗歌馆10月中旬将开馆迎客,江源水泥厂将为工业遗产供人参观,村里还计划搞个农副产品销售中心,建个500张座位的居家养老中心……水台村还正在搭乘着乡村旅游和养老产业的快车,抓紧长山大学城建设的契机,建好高校园区的后花园,做好配套大文章,让水台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近水楼台”。

本报记者 栾继业 本报通讯员 鲍六志

2019-10-10 关掉采石场改吃绿色饭,脱了“贫困帽”圆了致富梦——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47792.html 1 3 水台唱好乡村振兴“近水楼台”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