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静
夏季花卉,群芳争艳。我今年83岁,从小到大,一直喜爱茉莉花。盛夏时,总要在居室的条桌上放置一盆“宝珠茉莉”,花瓣重重叠叠,傍晚放蕾开花,送来一缕缕的芳香。我一边品茗欣赏,一边哼着宋代刘克庄的《咏茉莉》“一花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茉莉花,盛开于夏,花形小巧玲珑,香味清幽高雅,系人们喜爱的应时之花,昔日镇江有民谚“居室养花,茉莉当家。”
少时,家住城西上河边,邻里妇女们有的把茉莉花串成球形挂在衣襟上,有的把茉莉花簪于发髻,有的把茉莉花插于鬓边,佩戴俏丽,别有风味,其时,茉莉花香,飘满一街。夜晚,有的妇女把茉莉花置于枕旁,有的把茉莉花放于小花篮挂在帐子里,睡觉之时,颇有清凉之感。有的书香人家,把清代孙豹人的诗句“秋晴隔院葡萄熟,夜静空斋茉莉香”,写成条幅,悬之书斋,品味而感清雅。
因此,夏暑之际的茉莉花,在老镇江民间生活习俗中,可谓一幅趣味盎然的风情画。
茉莉花,溯本求源,系舶来品,宋代王十朋在《咏茉莉花》诗中说“茉莉名佳花亦佳,运从佛国到中华。”
“运从佛国到中华”,“佛国”指印度,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人。茉莉花由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移植南海”,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茉莉花经过国人千百年的培育,如今几乎遍布神州大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茉莉名佳花亦佳”,其独特的色彩,正如清代吴锡麟在《咏茉莉》词中所说:“浓香解媚,清艳含娇,簇盈盈凉露。”暑日吟哦,动情“凉露”,堪称赞颂茉莉的绝妙佳句。
茉莉花,不仅系著名的夏令之花,而且有流行民歌“茉莉花”。
我少年时代,在家门口的石浮桥上夏夜纳凉,有民间艺人演唱民歌“茉莉花”,曲调旋律,相当轻柔,听来令人心醉,凉意油然而生。近日,阅读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挂枝儿》,其中有一首民歌“茉莉花”,“闷来时,到园中寻花儿戴,猛抬头,见茉莉花在两边排,将手儿采一朵花儿戴,花儿采到手,花心还未开,早知道你无心也,花,我也毕竟不来采。”歌词俏皮,耐人寻味,真是消夏觅趣的佳作。
能消几分暑气,好一朵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