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9年08月02日
第10版:西津渡

夏穿香云纱

□ 于锡强

夏季暑热难当,人走在路上汗流浃背,衣服粘在身上真的是不好受。因此人们对衣料的选择就大有讲究,我忽然想起儿时夏季穿的是夏布、杭罗、府绸、小纺、香云纱等面料做的衣裤,那些面料可真是好东西,凉爽透气,出汗不会粘在身上,而且不论怎么搓揉,都不会起褶皱,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加工绫罗丝绸等软缎子布料时,裁缝师傅是必须用熨斗烫的,经过熨烫后的衣服才能挺括舒整。

夏布是过去平民百姓常用的衣料。农村妇女夏天最常见的衣衫就是夏布褂子,汪曾祺在小说《受戒》是这样描写少女小英子的:“小英子这天穿了一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不过年轻的妇女是要把麻黄色的夏布染成青紫色,再用白细布盘纽扣、滚衣襟的边子,老年人则用本色。

夏布的衣服离身,透气、吸汗,穿着舒服,也禁得住汗水的侵蚀,有时后背痒痒,只要揪着衣布轻轻一蹭皮肤,挺杀痒的。新夏布衣服硬挺挺的要反复搓揉才会软和,还有洪为法先生笔下的《船娘》:“……船娘在服装方面,似乎有一定的,多是黑色的绸裤,白色的布衫。”而一说到丝绸人们往往就只会联想起“苏杭”,而绝不会想到的是广东特产古老而奇特的丝绸——香云纱。

我最早认识香云纱是在电影《羊城暗哨》和《秘密图纸》里,影片中的广州人似乎都穿香云纱,看上去它很滑爽且结实,是丝绸中的大众面料。

那时我们镇江也有人穿香云纱,大多是些家境殷实上了年纪的妇女,“富家润身”嘛。隔壁巷子住着几个富家的老太太,老远就看见她们的头发涂了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一丝不苟,脑后的发鬏上插簪戴花,穿着剪裁合体油光黑亮的香云纱短袖上衣,手戴玉镯,谈笑风生地一路走过来。

香云纱俗称薯茛纱或薯茛稠,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岭南一带的一种独特夏季面料,全都用天然材料纯手工制作的香云纱,一直被视为直丝织物中的上等佳品。它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粘皮肤,轻薄而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炎炎夏日穿着香云纱做的衣服有流汗不粘身越穿越凉爽的惬意,不论怎么搓揉都不会起褶皱,因此曾被富人作为夏季面料的首选。10岁那年外婆用一块香云纱的零头布请裁缝为我缝制了一条短裤,我抚摸着那薄油布似的面料,正面是黑色背面却是褐色,好像椰林寨里的打手老四就是这身打扮,我怎么也无法想象这就是曾经备受富人青睐的香云纱。它色深耐脏、易洗快干,穿着非常凉快。香云纱属于那个并不久远物质不丰足的年代,它实用精致却内敛的风格与现代人的那种“张扬”格格不入。

进入上世纪70年代,的确良、涤纶等化纤面料风光无限,占据了大部市场,但风水轮流转,随后又是全棉面料的逐渐回归,但传统的夏季面料除亚麻外已多年难见踪影,前两年去外地旅游在一家服装店的丝绒和织锦的中装中发现了香云纱的套装,虽也是盘扣镶边的休闲式样,价格却近八百元,看了爱不释手却嫌价格贵,在爱人的反复劝说下最终还是买下了。

如今香云纱的工艺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升级:织成深浅两色的提花面料,正面是深色,背面是浅色底,购衣时店里会给顾客一份说明书,告知该面料取自天然纤维和天然染料,所以它永远都不会变形和褪色。香云纱就是这么任性,穿上它舒适、凉快又不怕皱,尽管在洗衣机里洗,在大太阳下晒。

2019-08-0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8203.html 1 3 夏穿香云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