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蕾 夏和生
第七章 福地养生
一、老庄思想是道教养生的本源
道教创立以后,将老庄道家思想作为立教的思想基础和哲学依据,道家的养生思想也就成为道教养生思想的主要来源。《道德经》《庄子》的养生目标、养生原则与养生方法给道教养生理念的构建以极大的启发。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之道”“谷神不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雌的犀牛)虎,入军不被甲兵”,以及“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等,这些含义深邃的经典表述论及很多养生目标。
(一)老子的养生原则与方法
1.形神兼养,以养神为主
老子提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魄”就是指“魂魄”,即指人的形体与精神;“一”指“道”,“抱一”即是指“魂”与“魄”、形神合一即合于“道”。老子在这里以反问的方式指出,人只有精神和形体处于和谐的统一状态,才能合于“道”,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形体与精神,老子更重视修养精神。如何修养精神,老子提出了两个字的修养方法:一是啬:“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在老子看来,生命修养之道的关键在于“啬”,何谓“啬”?韩非释为“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即减少心理活动,珍惜精神,养精蓄锐,颐养天性。二是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俭”与“啬”是一个意思,指爱惜精神之义,“俭”指有而不尽用。“啬”与“俭”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主要是指爱惜精神,蓄养元气,避免劳精费神,才能“深根固柢”,就是固本培元,以达到“长生久视”之目的。
2.虚静养生
老子提出:“静为躁君”,意即虚静、清静是躁动的主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尽,不如守中。”意即天地犹如一个风箱,越动风就越多,只有虚静才不会穷竭。万物的生长、人的生命存在也是这样,只有处于虚静状态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就是说,生命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立足于根本,处于虚静状态,才能回归生命的本源,保持长久,体悟到宇宙的永恒法则。老子认为,保持人性的清静状态,以清静虚豁的态度立身处世,就能使自己长生,所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基于虚静在养生实践中的作用,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生命修养方法。为此,就要排除种种对“心”的干扰。五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容易使人从感官到心灵皆处于纷驰状态,心绪不得安宁。针对这种干扰,老子主张“不出户”“不窥牖(yǒu,窗户)”“塞其兑(‘兑’指耳目口鼻七窍)”“闭其门”,以杜绝这种干扰。又如人们接触外界对象之后,会形成各种感性见闻和理性知识,妨碍人心的虚廓性。针对这种干扰,老子主张“绝圣弃智”,收视反听,从根本上排除感性风闻和理性认识活动。这些干扰被排除以后,便能恢复“玄鉴”即心的清明如镜、一尘不染。心之“虚”就是无私欲之染,无先入之见;心之“静”就是无逐求之驰,无情念之动。人们拥有了虚静之心,便能把握生命的根本,维护生命的长久性。
3.寡欲养生
老子提出了三条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三条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寡欲”。一个人只有无所欲,才能无所求,从而保持心灵的宁静恬适状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极力主张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不欲”老子认为,一般人要守护自己的生命本性,也应从寡欲着手。老子提倡的法自然、尚无为的生活方式就包含着淡泊处世、柔弱守雌、无智无为等内涵。他推崇“朴”,“朴”用于人生,便是一种清静淡泊、淳朴无饰的生活方式。“味无味”养生,唐代上清派高道潘师正在嵩山逍遥谷隐居20年,修炼辟谷导引之法,食青松,喝涧水,一直活到96岁,那仙风道骨,让唐高宗赞叹不已,他真正做到了把“无味”变成了“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