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8日
第014版:专栏

自我宽恕

■ 文/高小琪

最近有一个话题性很高的网络事件,一个女大学生在微博发文控诉一位公众人物与她“劈腿”,引起对方反击,二人很是唇枪舌剑了一番。这位公众人物发表了几次回应,表示自己确实有错在先,但对方实在不该不依不饶,搞得自己心力交瘁、不堪重负,对方如若紧逼,免不了鱼死网破甚至闹出人命的结局。

网友很疑惑,“劈腿”这件事在伦理道德上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错误,按理应当端正态度低头认错,就算是被责骂、被曝光甚至被网络围观,也是应得之苦,何以将人逼得大发雷霆而致寻死觅活?

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基因进行“自我救赎”的重要方式。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宽恕”的定义,指个体在面对自己已认识到的错误时,愿意放弃对自己的不满,并给予自己同情、宽大和关爱的过程。“自我宽恕”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能力。

我们都有类似的体验,有些人面对再严重的错误也能轻易自我原谅,调整好心态立刻再出发;而有些人却总是沉溺于自责与痛苦中,如祥林嫂一般反复抱怨、反复倾诉,却找不到情绪的出口。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自尊水平和自我宽恕能力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自尊心较强、自我认同感很高的人,是很容易从自己的错误中“走出来”的,他们更愿意相信问题或失败是别人造成的,而自己只是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失误”。

如果我们失去自我宽恕的能力会怎样?2006年,心理学家罗梅罗对81名患有乳腺癌且正在接受治疗的妇女进行了关于自我宽容、精神性与心理适应力的调查,发现自我宽容是低情绪紊乱和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预测源,自我宽容水平较低的人,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陷入精神内耗。当研究人员针对这类人群进行自我宽恕的干预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提升,情绪也回归正常。

2007年,心理学家沃尔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自我宽容水平较低的人通常是高自责人群,而高自责会导致情绪紊乱和较差的生活质量。这类人遇到事情总是会归咎于自己,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就算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他人的青睐,也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瑕疵,遇到困难则更是一蹶不振。而心理学家反反复复地开导、疗愈他们,无非就是告知他们一句话——我没有错。

世事往往就是如此荒谬,那些站在法庭上拒不认罪的罪犯,通常都是高自尊、低自责的人格,即使法官和检察官一遍一遍重复他的罪行,他也无法与受害者共情,无法想象自己究竟犯下了多大的错误;而那些低自尊、高自责的内耗者,又总是陷入抑郁症的泥潭,任凭旁人如何拯救、如何劝说都充耳不闻。二者同样执拗,却走向了不同的极端。

多年以来,心理学家们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提升自我宽容水平,将那些“祥林嫂”们拽出泥潭,却很少有人研究如何将高自尊、低自责的人“拉下马来”,让他们学会自省——这应该是法律与舆论的责任。但无论如何,我们仍能从相关文献中读出一些端倪,至少能帮助生闷气的妻子、心力交瘁的妈妈管理一下没心没肺的丈夫和儿子。

首先,自我宽恕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与宽恕他人的水平也呈负相关。年纪越大,我们的矛头越指向内,对他人越是温和共情,对自己越是严厉责难。所以切不要强求孩子拥有成人般的自省能力,他们还需要成长的洗练和锻造,才能到达成内省的彼岸。

其次,羞愧或内疚并不直接导致内省,更不能降低自我宽恕水平。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羞愧,但羞愧是一种痛苦的自我否定,如果程度过强,反而会引发防御机制,甚至将指责自己的人都当假想敌“开战”,以维护自我的完整性,就如同开篇的那则新闻。

第三,自我宽恕与冒犯程度、补偿程度也紧密相关。我们所犯的错误越大,实际造成的损害越严重,自我宽恕就越难;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给予足够的补偿,那愧疚感就会减轻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全职妻子无法阻止丈夫婚外情的关键所在——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通过金钱对家庭做了补偿,所以提前完成了自我宽恕。

自我宽恕就像一扇门,向内打开就会冒犯自我边界,向外打开又会扰乱他人空间,唯有在跌跌撞撞、敲敲打打之间,不断寻找与世界相处、与自我和解的方式。

2024-02-18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96144.html 1 3 自我宽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