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蕾 夏和生
(3)茅山的泉池
茅山是个“土良水清”之所。据《茅山志》记载,茅山水质是“清源幽澜,洞泉远沾耳,水色白,都不学道,居其土,饮其水,亦令人寿考也”。说的是茅山的水来源于幽深的洞中之泉,水色纯净清澈,居住在这里的人,即使不学道,喝着这样的水,也能长寿。茅山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古泉池、古潭、古井特别丰富,在茅山道书和史志中多有记载。茅山主要泉池有:喜客泉、桃花泉、海眼泉、玉砂泉、豢龙池、菖蒲潭、雷轰池、洗心池、玉液泉、白玉泉、十洞围等;古泉有:馈饮泉、洞泉、益人泉、朱砂泉、玉蝶泉、抚掌泉、一勺泉、玉液泉(又名“白泉”)、丹谷泉、鹿跑泉、陶公泉等;古池有:玉津池、碧玉池、雷平池、周真人池、郭真人池等;古潭有:白龟潭、护军潭等。这说明古代茅山水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质改变,地貌变迁,这些古泉池多已无迹可寻。今天造访茅山的游客可以一睹风采的唯有喜客泉。
喜客泉是茅山游客必到之处,位于大茅峰北陲,菖蒲潭西山岩之下,在今盘山公路句曲桥右侧。泉眼周围积物厚实,泉水循之汩汩而出,旱季不干涸,雨季不漫溢,十分奇异。而更为奇特的是,如有人走到泉边,用力鼓掌,泉内之水便会沸动四溢,有如一锅煮沸的开水,串串水珠从各个泉眼不断冒出,珠玑翻滚,状似万斛吐玉,其景其声,蔚为奇观,仿佛在欢迎客人光临,故名“喜客泉”。
宋代尤袤,元代张圭、吴全节,明代陈沂,清代王晋新等都写过有关喜客泉的诗。元代文人张圭《喜客泉》诗:“昔闻喜客泉,今来欣见之。俯槛一凝盼,珠玑沸清池。嗟余时所忌,而泉喜何为?丹忱天自知,愿兹谅弗疑。”全诗模仿杜甫《登岳阳楼》的结构与借景抒情的方式,以泉的喜反衬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悲。但最后一联以泉为证,证明自己的清白、忠诚,泉能分辨善恶,所以见了自己才欢呼雀跃,可见丹心天鉴,一改杜诗愁苦万分的基调。
明代文人陈沂也专门为喜客泉写过一首诗:“池上一鼓掌,池下泉四溃。间喧觱(bì,乐器名)沸起,散乱如珠碎。为问何为然,人云此地肺。消息与人通,气动随謦欬(qǐng kài,咳嗽声)。我才方肺渴,掬取聊一溉。”全诗对喜客泉泉水涌动的状貌、声音特征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把喜客泉涌流之声比作人的咳嗽声,并以茅山的另一名称“地肺山”来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得自然巧妙。198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喜客泉》中的迎客泉即指此泉。
2.高道辈出,渊源深厚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高道大德在茅山修行,因为历史久远的关系,也由于神仙多秉持“不留姓名与人间”的宗旨,现在已经很难统计。但仅就现有的有名有姓的高道来说,茅山高道已经是群星闪烁,烛照千古了。他们或创宗立派,或著书立说,或开山建馆,或满腹经纶为帝王师,或悬壶济世解民疾苦为大医王。可以说,在中国道教史上,茅山高道的功、德、言是震古烁今,彪炳史册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这里高道辈出,因此茅山被人们关注并榜上有名,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道教史上,很多高道都与茅山有很深的渊源。陶弘景、王远知、王轨、李含光、朱自英、刘混康等,都在茅山修行而成就宗师、高道;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等,虽不是一直在茅山修炼,但以此为主要依托,师承上清派;杜道坚、杜光庭等,虽然没有在茅山修行过,但或师承于茅山一脉,或受过茅山的符箓等等,这些高道对茅山情深意切。他们在自己所撰写的著作中,在给十大洞天与七十二福地排名时,对茅山情有独钟的主观立场自然而然地得到体现。
实际上,起源于古神仙家与方士虚拟的洞天福地的传说,本身就是道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也是道教信仰的基础。道教徒对洞天福地神仙世界的崇拜乃是最基本的信仰,不相信天上人间有洞天福地的仙境仙人,也就没有了道教崇拜的内容,道教徒求得成仙、长生久视的愿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给存于信仰中的洞天福地排名时,带有修道者个人的情感色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