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第016版:城周刊

新四军地下交通员韦金法:

传递情报,多次急中生智“虎口”脱险

贺甲战斗旧址纪念馆展出的韦金法照片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展出的韦金法照片

韦金法晚年居住的房屋

村民在贺甲战斗纪念馆内追忆韦金法事迹

三次攻打延陵镇,

九里贺甲围豺狼。

歼灭日军一百八,

威震江南敌慌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原炮兵工程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原副政治委员林胜国的诗《九里恶战》,是其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创作的11首诗之一。该诗通俗易懂,回顾了1939年11月8日至9日,新四军老二团、新六团部分兵力以及地方武装丹阳独立支队在贺甲村一带围歼日本侵略军的经过和重大意义。贺甲战斗是抗战中新四军在苏南地区歼敌最多、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亦称九里战斗、延陵大捷,受到延安总部和新四军军部通电表扬,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村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2003年原貌修复,2019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展出的一张新四军地下交通员照片和简短文字很不起眼,但这是一位特殊的英雄:抗日战争时期,他利用自己身材矮小的特点,多次在敌占区收集到重要情报,并巧妙地躲过敌人的一次次搜查与追捕,最后化险为夷,出色地完成传送情报任务。如今,他的照片与简短文字介绍还分别在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同步展出,供人们瞻仰和铭记。

这位草根英雄叫韦金法,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丹阳延陵地区有名的老交通,原茅东县通讯站站长。

韦金法为丹阳市延陵镇韦甲村人。日前,在韦甲村韦金法的外孙女张春花的家中,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追忆起新四军老交通韦金法的传奇故事。

根据丹阳市档案馆档案记载和知情人述说,韦金法1914年2月出生在原丹阳县延陵镇韦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7年冬,侵华日军进犯镇江,镇江城沦陷,日军的魔爪也伸到了茅山脚下的宝堰、延陵一带,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1938年6月,陈毅司令员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进驻宝堰镇前隍村,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革命根据地。韦金法在地下党的教育下,当年就参加了新四军地下交通站工作。

地下党的同志考虑到韦金法身材矮小的特点,安排他到延陵、九里、宝堰等敌占区收集敌人的兵力部署、武器配置、驻扎位置、出动规律等重要情报,并让韦金法负责将收集来的重要情报送达安全地带,再由其他新四军地下交通站的同志送到新四军主力部队。当时因为收集、传送情报的工量大,韦金法一个人常常忙不过来,组织上还给韦金法配备了数名地下交通员,韦金法任交通站站长。

“韦金法生前是我的老邻居,他晚年经常讲他送情报的故事,我也不止一次听自己的父亲讲韦金法送情报的惊险经历。”今年85岁的韦东武说,当年,驻宝堰日军经常到九里、延陵扫荡抢粮抢物资,老百姓深受其害。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新四军准备打一场歼灭战。战斗前十多天,韦金法接到一项任务:收集宝堰、九里、延陵一带日军兵力配置及动向相关情报。

韦金法二话不说,立即巧妙化装成一个赶集的小孩,趁敌人对“小孩”放松戒备,很快收集到了情报。他将收集到的情报藏在怀中,行至九里附近的贺甲村时,日军突然增设了岗哨,每一个经过的百姓都要搜身检查。混在人群中的韦金法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不好!身上的情报如果被日军搜去,自己小命不保是小,部队的行动计划可能会暴露,老百姓也要遭殃。

就在此时,出现了一个意外,另外一路的新四军侦察员不小心被日军发现,双方发生枪战。新四军侦察员边打边撤,最后消失在人群中,许多群众也四散逃命,韦金法趁乱跑到贺甲村中的一户农家。见到这家主人贺国湘和他的母亲,韦金法简单说了几句后,贺国湘母子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贺家院子内正好有两个婴儿车,一个是供婴儿站立的,一个是供婴儿睡觉的。用来睡觉的婴儿车长一米左右,韦金法的个子约1.2米。韦金法立即脱掉外套稍微弯曲着躺下,贺国湘母亲为韦金法盖上婴儿的被子和衣服,韦金法则将一把小手枪放在屁股底下。

刚躺下不一会儿,日军就挨家挨户搜查新四军侦察员来了。几个日军冲进院子,闯入屋内翻箱倒柜,在院内也乱找一通,见到两个婴儿车,其中站在婴儿车内的一个婴儿吓得哇哇大哭,一名日军用刺刀挑开另一婴儿车上盖着的衣被,见一个大小孩躺在里面。日军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躺着的“大小孩”正是新四军地下交通员韦金法,没有搜身就呜里哇啦地走开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外面平静了下来,韦金法从另外一条小道跑到了安全地带,连夜将情报送到上级情报站,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今年79岁的韦志和老人说,他也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讲述韦金法收集情报遇到敌人盘查、急中生智巧妙逃脱的惊险经历。有一次,韦金法躲在老百姓家的被子里逃过一劫。还有一次,由于叛徒出卖,敌人来抓捕时,韦金法因个子矮小,就混在一群放牛娃中间,骑在牛背上成功脱险。

根据韦金法及其他交通员、新四军侦察员等多处汇总来的可靠情报,新四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紧密配合,在茅山抗日革命根据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歼灭日军的漂亮仗,取得了多次反“扫荡”和反“清乡”斗争的胜利。1943年7月,地方抗日民主政府通令嘉奖反“清乡”的有功人员,丹阳延陵地区老交通员韦金法是受嘉奖的5位模范人物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韦金法担任苏北地区华东军区转运站通讯站长。在送情报的十多年时间里,韦金法除了跑坏双腿落下了病根,一次都没有被敌人抓住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韦金法,将他安排在原丹阳县延陵区人民政府以及延陵公社(后撤区改公社)机关工作、休息,一直到离休。1992年5月韦金法与世长辞,享年78岁,但他的传奇故事在茅山革命老区延陵、宝堰等地仍然被人们口口相传。

(方良龙 徐国联 李国平)

2023-11-23 新四军地下交通员韦金法: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84084.html 1 3 传递情报,多次急中生智“虎口”脱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