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水源
在当今5G通讯、微信视频通话、网络电视全覆盖、互联网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农村有线广播成为了人们曾经的记忆。
农村有线广播是利用金属导线所组成的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的区域性广播。追溯我市有线广播的发展历史,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1950年10月,镇江市区筹建有线广播站,同年12月开始试播,1951年3月1日正式成立镇江市有线广播站,隶属于镇江市文化馆,站址设在双井路1号(现中山东路双井路口)。1952年11月,镇江市有线广播站随文化馆迁至伯先公园“五卅”演讲厅。镇江市有线广播站成立时的设备只有60瓦扩音机1台、电唱机1台、5只高音大喇叭和30多只室内小喇叭,广播讯号通过邮电局电话线传送。1952年起,在大西路、中山路和苏北路等主要街道利用电话线杆架设了广播专线。 1954年11月,镇江有线广播站又迁回双井路1号。同年,市区主要街道都架设了有线广播专线,郊区部分地区也架设了专线。1957年底,城区线路总长25公里,郊区线路18公里,城乡广播喇叭总数618只。
1962年3月,城乡有线广播喇叭数增至2200只。1963-1966年上半年有线广播继续发展,城区线路总长91公里,郊区线路93公里,共有喇叭4126只。1969年在“县社设专线,队队通广播,户户有喇叭”的号召下,掀起了大办广播的高潮,农村有线广播事业迅速发展,至1976年底,镇江市属6个公社,先后建立了广播放大站,线路实现了专线化。郊区39个大队,357个生产队全部通上了广播。广播喇叭数达4.1万多只,有线广播入户率达95%。1966年,镇江市广播站更名为镇江市人民有线广播电台。
丹徒县有线广播站于1956年6 月筹建,10月开播。1958年8月,丹徒县有线广播站并入镇江市有线广播站,更名为镇江市广播站,站址迁至劳动路10号。1962年5月,丹徒县广播站和镇江市广播站重新分开。丹徒县有线广播站建立初期,配套一台沪产TY250瓦X2型扩大机,讯号输出主要是通过邮电局电话线传送到各公社,1956年全县只有有线广播喇叭200只,一般是县机关和所属基层政府办公场所才能见到广播小喇叭,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讲还确实是个稀罕物。1963年,丹徒县在辖区增设广播放大站,有线广播开始进村入户。
1972年架设了从县广播站至各公社广播放大站的专线。在这期间,丹徒县农村有线广播事业迅速发展,全县288个大队完成了广播专线水泥杆化,其余13个大队则利用电力杆路架设广播线,形成了由县站经公社放大站通向村村队队、千家万户的专线广播网。1977年丹徒县全面推行村级广播线路达标改造工程和广播喇叭“五有化”,即:农户每只广播喇叭有木箱、开关、限流电阻、避雷器和良好的接地。1979年,全县有线广播喇叭数达到10.13万只。
丹徒县农村有线广播在创办初期,播出的时间是每天晚上播音一次,后来早晚各播一次,共2小时。1958年9月至1962年5月,市县广播站合并期间,每天播音3次,播音时间为5个半小时。市县广播站分开后,丹徒县广播站每天仍播音3次,播音时间为3个半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个半小时。1975年以后,播音时间为7个半小时,其中自办节目3个半小时。
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形成的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乡镇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村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不仅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每天播送的“天气预报”“本地新闻”“农业科技”“新闻联播”等更是那个年代的品牌与特色。各家各户要靠广播收听新闻、文艺节目和天气预报。因为当时还没有电视和手机,乡里要召开村干部会议主要是广播通知,一些重要活动和农业生产安排还要召开广播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村组干部集中收听。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农村有线广播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