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蕾 夏和生
(三)惠心白 (1879~1938年)
茅山全真派高道,阎祖派第二十二代传人。安徽人(一说山东人),抗日战争时期为茅山乾元观监院。自幼出家,入道后刻苦学习,勤奋练功,对道教仪范极为娴熟,对道教斋醮音乐有较深造诣,武功也好,还能两手同时书写对联。
惠心白戒行极严,道德高尚,文武双全,受到乾元观道众的敬重,被推为乾元观当家。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每日粗茶淡饭,而经常劝导道众安分守己,常存善心,并说:只有慈善的人,才能修成神仙。
陈毅率领新四军在茅山抗日期间,两人一见如故,交情甚笃。乾元观中的松风阁和宰相堂被临时当做新四军司令部和指挥部。
惠心白看到新四军纪律严明,十分敬佩,时常派道徒下山替新四军购买药品和副食品,陈毅司令员也十分敬重惠心白的民族气节。
1938年中秋前夕,日军进犯乾元观,日军威逼拷打惠心白等道士,逼问新四军去向,惠心白和道众未吐半点军情。日军放火烧了乾元观,把惠心白道长及其他道人残酷地杀害在白虎山下。
第四章 宫观圣物
宫观是道教活动的物质载体。相比于佛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场所,道教场所的称谓最为复杂,祠、庵、庙、治、府、洞、馆、靖庐、靖室、道院等称谓都有,当然最常见的称谓还是“宫”与“观”(guàn)。
道教场所称作“宫”与“观”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根据《道书援神契》记载:“古者王侯之居皆曰宫,城门之两旁谓之观。”讲的是古时候帝王居处叫做“宫”,城门两旁的高楼可供眺望之处叫“观”。其实,“宫”最初就是指房子,但自秦朝后,“宫”成了帝王皇宫、行宫的专称,平民百姓不能再使用。而“观”也是指皇城城门两侧的建筑物,用以登高望远,又称“阙”。所以,宫、观开始都不是用来指称道教场所的。宫、观作为道教场所庙宇的名称,经历了汉、南北朝与唐三个阶段。
相传道教中最早的“观”是尹喜在陕西建造的楼观。据《渊鉴类函》说:尹喜结草为楼,用以观星望气,物色真人,精思至道。周康王听闻后,拜尹喜为大夫,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尹喜是建造楼观的第一人。老子出关西行,走到此处,尹喜延请他到楼观,《道德经》就著于此。“楼观”大概是传说中道教最早的观。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因听闻仙人喜欢楼居,于是诏令在长安宫城内修建蜚廉馆、桂观馆(《汉书·武帝纪》作“飞廉桂馆”),在咸阳甘泉宫修建益延寿观,派臣子手持仪仗符节,广设祭具,恭候神仙驾临。这就是道教祠宇称“观”的由来。换句话说,道教袭用了汉武帝致神之所——“观”这一名称。
到东晋南朝时,天师道又多取名为“馆”,如在庐山建招真馆、南岳衡山建九真馆、桐柏山建金庭馆、茅山建长沙馆、曲林馆、建康建崇虚馆、天台山建金庭馆等。
北朝自北周武帝时改“馆”为“观”,“观”是神仙往来飞升之地,也被视为迎候天神之处。唐代沿袭北朝成规,南方和北方道教场所逐渐由“道馆”全面变为“道观”,朝廷多次敕建道观并赐题匾额。如唐高祖时改楼观为宗圣观,唐太宗时,曾敕令润州府为王远知在茅山雷平山修建太平观。
唐代统治者尊奉老子为宗祖,道教地位上升,几成国教,道教场所自然也要跟着升格。“道宫”这一名称的采用是从唐玄宗开始的,道观开始全面升格为道宫。天宝元年(742年)间,改两京玄元庙为太上玄元皇帝宫。天宝二年(743年),又将西京玄元庙改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庙改为太微宫,天下诸郡玄元庙则改为紫极宫。
北宋时,宋徽宗听信道士林灵素进言,自称太宵神君,诏改天下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供奉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像。从此以后,道教庙宇称作宫观,便成为普遍现象。
茅山早在公元59年,就建造了祭祀三茅君的祠庙,但那时道教尚未形成,此庙只是巫师的活动基地,并非道教场所。茅山开始建道馆,始于南北朝时。刘宋末年,长沙王在雷平山北许谧旧居旁建造长沙馆。南北朝萧齐初年,皇帝发诏书让句容人王文清在大茅山南建立道馆,号为崇元馆。
492年,陶弘景退隐茅山后,先在积金峰结庐为靖室,然后在那里择地修筑华阳馆。萧梁年间,梁武帝于天监十三年(514年)将长沙馆买下来,为陶弘景修建朱阳馆,但陶弘景在此仅住了一年,就搬到自己在大横山南、朱阳馆东建造的郁岗斋室去了。陶弘景一生的最后20年,都在郁岗斋室度过。由此可见,茅山建造道教宫观的历史至迟在南朝时期就开始了,历史相当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