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阮祥军
早晨去菜场买菜,看到一个菜农码放的冬瓜,心头一热,买了两斤,回去烧个冬瓜排骨汤,当然,还有别的用途的。
切冬瓜的时候,我把冬瓜皮一片一片小心切了下来,孩子好奇地问我:“爸爸,这些冬瓜皮有啥用啊?”我说留着炒着吃。“冬瓜皮也能吃?”孩子睁大了眼睛,“能吃!”我摸摸孩子的头。
吃炒冬瓜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饭都是奢望,更谈不上什么菜不菜的了。没有菜的时候,叫“扛菜皮”。“扛菜皮”严重的时候,只能吃白饭,有时候咽不下去白饭,就拿来一只小碗,在里面倒一些酱油,撒一些盐,用筷子搅拌一下,蘸酱油汤吃饭,蘸一点酱油汤,下一口饭。
人在没菜吃的时候,会想着一些法子,找一些东西吃,炒冬瓜皮,就是拿来下饭的一道菜。
我家里姊妹多,小时候,家里经常“扛菜皮”,没有菜吃,大姐和二姐就做“酱油汤”给我们弟弟妹妹们下饭蘸着吃,酱油汤吃腻了,弟妹们死活不肯吃了。没有办法,姐姐们就想办法了,弄点下饭的菜。冬瓜比较便宜,就买了一个冬瓜回来红烧,大姐和二姐把冬瓜切开,掏出内瓤,冬瓜皮一片一片切下来,没有舍得扔掉,摘点红辣椒,炒了一盘子辣椒冬瓜皮,也许是好久没有吃到菜了,那盘炒冬瓜皮,吃起来生硬味涩,可就是那么地下饭,每个孩子,都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
不仅吃冬瓜皮,人家扔掉的西瓜皮,也被我们捡回来,洗净后,把红色的残瓤去除,青色的西瓜皮留下,找几个辣椒炒个菜。炒冬瓜皮、炒西瓜皮,填满了我们童年记忆。别人家的孩子,有吃鱼吃肉的满足,我们也有吃冬瓜皮的快乐,这份快乐,一直都藏在记忆的深处。
岁月悠悠,吃冬瓜皮早已经成为了文章里的故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鱼吃肉,也是每天餐桌上的日常了。而我,却时不时地,买点冬瓜,炒点冬瓜皮吃吃。生活好了,千万不要忘记了,过去的苦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