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看报、泼墨挥毫、参观展览、研学文史、著书立说、练歌习舞、旅游观光等等,这是当下广大老年群体普遍热衷的文化活动。文化养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的吃穿住行,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时间充裕的老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已成为晚年生活的主流。阅读报刊,了解形势,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泼墨挥毫,创作书画,陶冶情操;走进书城展馆,畅游书海,观赏展品,吸收丰富养分;驻足博物馆、史志馆,深度了解三千年古城历史,心境受到启悟。还有一个个老年大学,艺术培训中心等等,老人们专心练奏器乐,学练歌舞,沉浸在激荡心灵的艺术世界之中。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平台,为广大老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以文养老的活动空间。
读书阅报是众多老人的爱好。我的几位老同事、老同学,订阅《京江晚报》《扬子晚报》近20年,报上的“要闻”“发布”“看点”“城事”及“文体”“文化金山”,还有周末版的“江花”“名城周刊”“银潮”等10多个栏目,每日必细细浏览,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小事,还时常与朋友交流分享。
书法绘画也是许多老人们的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我所认识的十多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长年专心研学临摹练笔,所书名人诗词的楷、篆、行、草、隶等字体,或行健端庄,或潇洒豪放,或秀逸清奇。所作山水、鸟兽、花草画作,有的气势宏大,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富有灵气。虽颇费功力,却乐在其中,还时常在社区展示交流。
古城镇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市有为数不少的热爱山水人文的老年文史爱好者,长期潜心研究镇江历史,并深入一个个乡镇古村落,寻游老街曲巷和各地历史古迹,寻觅散落各处的人文痕迹,考证一个个人文典故。有的老人撰文写作,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为传播;有的老人专心研讨,撰写了有关镇江历史文化的论文,在省、市、区各级文化研究会的年会与讲座上进行学术交流,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还有一些老人著书立说,在一二十年间,先后创作撰写了关于镇江人文与风土人情的中长篇小说、传记、诗集等一二十部以及数百篇散文,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向世人有声有色地讲述着镇江故事。其精神可嘉,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之中。
而音乐、舞蹈,则是两项最为普及的大众化的文体活动,歌舞可以提振精神,给人带来欢乐,这种活动没有什么门槛,只要有兴趣,便可参与。二胡、笛子、古筝、葫芦丝等民族乐器及手风琴、钢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的老年学员,专心致志地练奏;歌唱班的老年学员一遍遍地练嗓发声,以完美的音调唱诵着阵阵悦耳的歌声;热衷于舞蹈的老年女士们,在老师指导下神情专注地反复挥动四肢,伴随着音乐,以熟练优美的舞姿展现在人们视线之中。每日傍晚时分,市区公园里、广场上,几十位上百位老人,在欢快的乐声中,兴高采烈地跳起广场舞,一年四季不断,此种场面已成为城市夜生活的靓丽风景。
同时,我市还有诸多的老年民间文艺团体,常年走进一个个广场、社区和养老院,为市民和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开展公益演出,用优美的歌声和欢乐的舞蹈抒发情感,讴歌时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他们的所作所为,已超越了单纯的文化养老的境界,是在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令人尊重。
坐上列车,观光赏景,则是现今许多热爱生活、寄情山水的老人们的选择之一。穿行崇山峻岭,跨越江河湖海,行走于异地风情的风景名胜,领略天南地北大好山河的壮观美景,一位位老人心境开阔,激奋之情难以言表。我的几位工厂老同事,退休后的10余年间,先后赴华南、西南及西北、东北的十多个省份旅游了20多次,每次他们回来后,将在各地游玩的所见所闻和种种感受,与我交流分享,令我尤为新奇。
老年人因人而异,自主选择的各种形式的以文养老活动,情趣浓浓,乐在其中,是一种新时代有益健康、充实精神、高尚文明的老年生活方式,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趋势。
(雷晓明 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