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锦江
退休后,陈副镇长没事喜欢带着夫人到处旅游,刚从青海回来,便接到老同事的电话,请他回家看看。开着车,刚到集镇,恰巧遇到原来农林站林技员小魏,如今已成了站长。看到小魏,陈副镇长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好久没见,那杉木林还好吗?”魏站长见到老领导也很兴奋:“杉木早已成材,村里成立了林场,实行承包制,每年上交村里十万元,村民建房打家具去林场买木材既省钱又方便,多亏你老领导。”“你说错了,多亏部队的大力支持。”一番话,勾起了他三十多年前绿化造林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副镇长在乡政府还是一般干部,被下派到他老家所在的高仑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村长,住在村里的乡中心小学,小学叶校长是他朋友。连下了几场春雨,这天星期日天气放晴,叶校长前一天请了他滨海县老乡、驻地某旅部高副参谋长到他家玩,军营离叶校长家一华里多路。叶校长请来陈村长作陪。之前他们在叶校长家聚过几次,便熟络起来。
高副参谋长分管后勤,席间直言不讳道:“部队准备种植生姜缺少肥料,想请陈村长帮忙解决点牛粪。”全村共八个村民小组,分别与部队连队挂钩,军民关系十分融洽,每年夏秋两季农忙时节,部队经常过来帮助村里割麦栽秧挑稻,陈村长当即拍着胸脯满口答应。
陈村长亲自安排,组织村民为前来运肥的官兵找来扁担畚箕等工具,帮他们把牛粪装好装实。为防牛粪屑污染,细心的村民用干布将扁担擦干净。在村民的帮助下,军营很快解决了种姜所需要的牛粪,村里的妇女还去连队,帮他们做种植生姜的垄子。那年军营生姜获得大丰收。
这年冬季,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搞好绿化造林要求,乡里决定在高仑村放好三百亩杉木样板方。陈村长接到任务后挠头抓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村民早出晚归外出挣钱,难找劳动力。村里经济拮据,栽杉木在山上挖树塘要给工钱。时间紧任务重,陈村长束手无策,硬着头皮到了高副参谋长那里求援,一时难以启齿,高副参谋长看出陈村长肚里有话,便说道:“陈村长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那天下午,在高副参谋长率领下,一支近四百名官兵队伍来到山上。乡农林技术员小魏,讲了开挖杉木塘规格:塘洞正方形,口宽50厘米,底宽40厘米,深40厘米。对杉木株距,也作了说明。战士们按照放好的样子凿塘。虽是冬季,官兵们干得满头大汗,脱掉棉衣,撸起袖子挥舞铁镐,一锹锹泥土甩出洞口,铁镐撞击着石头,火花频闪,咣嘡作响,似奏起了前进曲。战士手中磨起血泡,也不吭一声。陈村长和村里妇女把一碗碗开水倒好,送到战士们手中,劝他们休息。官兵们喝完水继续干活,有两个新战士体力不支,险些晕倒。经过多班轮换,仅用五个下午的时间,便在三百亩山地上挖出了六万多个杉木塘。春节前夕,高仑村赠送部队一面“拥军爱民”的大锦旗。
陈村长随即组织人员,成立了林业队对三百亩杉木进行专业管理。县委召开了绿化造林表彰大会,高仑村被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不久,陈村长被任命为农林站站长,后来提任分管农林业的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