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水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丹徒县编辑的《丹徒文史资料第十辑·丹徒人物》,其中“陈庆年书证东沙岛”、“陈祺寿和《丹徒县志续志》”、“丹徒诗人陈时若”均收录其中。陈庆年、陈祺寿、陈时若三位丹徒清末才子,不仅同朝为官,而且同宗同祖,相知相交,成为丹徒文化历史上的一个亮点。
陈时若,清同治七年(1868年)生,丰城陈氏迁润第二十五世,行六,字六徵,号庸吾,外号存素老农,附贡生,光禄寺署承衔(从六品),例授徵仕郎(从七品)。他的父亲陈克修,字鑑堂,军功议叙六品,例授承德郎(正六品),母亲吴氏,例封安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陈时若的居住地第一楼街,是当时镇江城里很有名的一条古街,因南宋诗人戴复古 “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之句而得名,亦是江南文化世家鲍氏家族的世居之地。
清光绪三年(1877年),陈时若的父亲病逝,当时里人鲍上传(镇江清代慈善家)在扬州任塾师,母亲吴太夫人便将年仅9岁的时若送到扬州,授业9年。时若自幼聪慧,先意承志,学业大进。“予十岁失怙,家愈贫,母愈怜惜。兹因就学,故往扬州,儿予时抱隐忧。木频频寄书慰问,怆然有作”。既冠之年,娶同里国学生晋文华之女,例封孺人,生二子二女。
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1890年—1893年),王仁堪任镇江知府,陈时若任镇江知府参事。在这时期,陈时若在清代科举乡试中备取列入副榜,曰附贡生。后来又在补博士弟子员,三次应省试,均落第。遂离家去湖北省垣。其从叔陈克劬(同治丁卯科举人、清代诗人)时主湖北省垣勺庭书院讲席,时若从游门下,先后在湖北游幕20余年,终因性情不稍迁就,仕途不顺,未得尽其用,乃回归镇江。清末民初任镇江警察一区区长、八旗安抚员。著有《存素轩存稿》二卷,《存素轩诗》六卷,及《存素轩诗补存》(稿本),为《存稿》所未及收录、作者中年以后之作。
据1917年《丹徒丰城陈氏支谱》记载:“(时若)著有《存素轩存稿》二卷,《存素轩诗》六卷,待梓。”陈时若所著《存素轩存稿》和《存素轩诗》,是其长子陈杲于1919年付梓刊印,共计收录各体诗225首;稿本《存素轩诗补存》则存诗320首。以“存素”命集,意在心怀大志、心醇气和、冰清玉洁、一生清白。陈时若的诗稿,最大特点是情真意切,感情丰富、性格直率,以其真情实意谱写自身一辈子的清白生涯。首先表现在他对家人父子之亲情。幼年当他随鲍上传先生侍读于扬州时,所作的两首诗,显示了他对父母孝思和眷念之情。其一:“先言忌辰,予留滞邗上,扪心之下,不觉情与声迸”;其二:“父年四十六,始得举一儿。故儿有生时,恩待想可知。儿欢父稍欢,儿啼父悲酸。儿负羸瘦资,父为儿焦死。犹记易箦时,抚儿及儿弟。嘱母勉其难,家声欲儿继。”此后,悼父祝母之作屡见不鲜。
由于陈时若长期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生性以宽厚仁惠为本,对家乡人民的冷暖安危具有一种特殊的关切与同情。如丹徒境处丘陵,土瘠民贫,然而自清中叶以来,所征田赋竟与苏、常等地全无区别。诗人在《题丹徒田赋近案纪要》一诗中就有着强烈的反映:“肥瘠无差别,吾乡九不堪。有人出调剂,征九应余三。官以章难改,民无力可担。都中书十上,邻邑举相参。”
陈时若其诗以阐发性情为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讲:“作诗岂欲人知名,不过以之表吾情。”他所创作的诗词,不仅要求性情真率,而且崇尚天然:“三更静时天籁鸣,声和切兮音何清。岂必造物弄辞令,即随四十而流行。”故而认为“好诗本是由天成”。这正说明他这种天然去雕饰的诗风,渊源于民间民俗文化,这一诗歌创作源泉的认识,在近代镇江诗坛上算得上一大进步。他在1932年所作的一篇《自题肖像铭》,道出了这种作诗、做人的准则:“这个老儿,有什么善行之可录?既无德于家,又无功于国。何必留此假面目。虽然生今之浊世,也志不降、身不辱,无论在家在国。”陈时若卒于1938年5月7日,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