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徐喆 蔡俊琰
“船检、安检一起做,待闸时就能预约,一举两得,方便多了。” 9月5日,在谏壁船闸下游船舶锚地水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镇江鑫源0018、苏运货108两艘船舶集中实施了营运检验和安全监督检查,苏运船务公司的刘先生对如此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感而发。这也是我市依托“运河919”“精美船管”两大服务品牌,创新打造水上“大交管”模式,将便民服务送上船头,营造更优质的水上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当天上午10点,交通执法安检员和验船师登上货船,对全船设备设施进行普查,从船舱机柜管线到驾控仪表、救生消防,对照船舶检验和安检项目进行逐项“体检”;对新装配的达标岸电系统船载装置开展通电效用试验,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船长落实整改。预约服务、融合检验不仅方便了像刘先生这样以跑苏南运河航线为主的船员,同时还解决了船舶换证和海事安检两桩大事。
今年以来,市交通执法支队以党建引领促业务融合提升,将船检、船务、水上、港政执法队伍集结,组建水上执法党支部,形成了汇集船员资质培训、船舶建造检验、船舶营运检验等业务的水上“大交管”新模式。
“我们以‘便民服务、融合检验’为切入点,在谏壁船闸下游锚泊区,面向全市水运企业的内河货运船舶,提供预约式的船检安检融合服务。以指挥中心为‘最强大脑’,与各执法大队紧密合作,实现专班制、派单制运作,构建集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远程监控、港航综合执法与应急事件处置为一体的水上‘大交管’运行机制,打通交通执法在人、船、企、港水运生态中的每个监管环节,做到人员互融、信息互通、监管互动和安全互联。”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凌建锋如是说。
日前,“镇港囤201”船临期待检,按照规定,需进行换证检验和坞内检验(船底外部检查)。市交通执法支队在核实船舶信息后,采取优化检验,免除船舶进坞检验环节,为企业节省下4万元的检验费用,节约了近10天的坞内维修时间。
免除上船检验环节,以自检替代部分检验是“大交管”模式的又一惠民举措。作为交通运输部小型船舶检验优化试点机构,市交通执法支队发布《镇江市小型船舶检验及监督管理优化试点实施指南》,将小于450总吨的115艘船舶纳入试点范围,船舶的检验时间和检验费用都得到很大缩减。截至8月底,我市已超前完成所有试点船舶的检验发证工作,全市19家水运企业享受到了便民、高效的服务。
在打造畅通高效的水上交通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今年6月底,市交通执法支队联合多部门示范打造了水上安全共同体,并先后开展了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保畅、船舶无证驾驶、联合巡航、长江禁渔、打击非法砂石固废、风景旅游区水上游览监管等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巡航1496艘次,发现并查处违法案件3174起。组织水上应急行动3起,应急搜救率成功率100%,挽回经济损失119.75万元。全市港口码头安全防污染标准化经营有了显著提升,谏壁船闸一线闸扩容改造工程施工造成的船舶积压得到有效分级管控,辖区过闸船舶配员不足问题得到有效抑制,辖区无“三无”船舶再生,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体化治理新格局。